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559节

  八路军从毛熊那引进了t34,又装备了火箭筒。
  这些使鬼子的各型坦克都屡次在王学新手中吃亏。
  如果是以前,鬼子在坦克方面处于弱势还不算什么,因为鬼子在航空兵和步兵上比八路军强许多,这些可以弥补坦克的短板。
  但现在八路军在航空兵上又与鬼子打得难分难解,甚至因为x1的出现还有力压一头的趋势?
  这是不是意味着鬼子在这种情况就会努力升级自己的装备寻找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会是坦克吗?
  王学新原本并不以为然,因为按照正常的思维,是坦克只有在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才有发挥的作用,否则就是敌人战机和轰炸机的靶子。
  然而,王学新往细里一想,却发现事实不尽如此。
  首先,是八路军战机严重不足。
  八路军战机只有五十余架……道格少校手里的战机只作为训练使用,一般情况下不参加战斗。
  这五十余架战机,能既对空又对地吗?
  如果鬼子战机和坦克同时出动,八路军这五十余架战机该如何分配?
  其次,八路军严重缺乏对地作战的轰炸机和攻击机。
  虽说八路军能把战斗机挂上火箭挂架当作对地攻击机使用,但挂上火箭挂架就无法空战,同时它们还需要战斗机掩护……到时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战斗?
  再次,最危险的其实还是空战。
  战斗机其实也可以对地实施攻击,比如鬼子的薄皮坦克,其顶部装备只有6mm到10mm左右的厚度。
  “霍克81”机头携带着两挺12.7mm的重机枪能轻松将其击穿。
  问题在于……
  如果战斗机对地实施攻击的话就必须超低空飞行。
  而“霍克81”与“零战”作战又要求时刻保持高度……“霍克81”对“零战”的速度优势并不明显,它脱离战场需要高速俯冲利用更优秀的俯冲性能摆脱敌机。
  可以想像,如果“霍克81”超低空飞行对敌人坦克实施攻击,那么在这没有高度的情况下,鬼子“零战”如果突然出现,那么八路军的航空队或许就只能死战到底了。
  因此,八路军航空队虽然一次又一次的取得了空战的胜利,但依旧只能保证有限的制空权。
  简单的说,就是对鬼子的坦克基本没有威胁……不敢轻易降低高度攻击敌人坦克。
  反之,鬼子的“零战”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他们的战机可以毫无顾忌的进行超低空飞行攻击八路军的t34。
  于是,坦克就成了鬼子的突破口。
  鬼子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八路军手中的火箭筒。
  如果有什么坦克能够抵挡住火箭筒的攻击,或者说减少火箭筒的杀伤力,再加上鬼子的步兵……运城防线就依旧有可能顶不住鬼子的进攻。
  想到这,王学新不由吃了一惊。
  他一直以为战局发展到现在八路军的运城防线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没想到居然还有一个这么大的漏洞。
  王学新想的没错,冈村宁次也是在几个昼夜不眠不休的思考之下,才找到八路军这个破绽。
  之前的冈村宁次始终想不明白,八路军的装备虽说拥有长足的发展,比如拥有了t34又拥有航空队,但这些装备不是太少就是不齐全。
  比如航空队只有战斗机却没有轰炸机,战车只有在运城的几十辆t34能称得上是威胁。
  那么,为什么这些不成体系的装备却能将帝国成体系的军队打得狼狈不堪呢?
  冈村宁次当然找不出原因。
  究其原因,是王学新是个现代人,他对鬼子的装备有相当的了解。
  所以,王学新整出来的装备虽说还没来得及成体系,但却是针对鬼子的弱点堪堪将其压制住。
  不过冈村宁次虽然没想明白这个,但他却想明白了一点:如果八路军的装备不成体系,那么就一定有其弱点。
  因此,他不应该总是像以前一样,总是想着争夺制空权,而应该想想其它方向的弱点。
  这么一考虑,就让他找到了战车这个弱点。
  这也是冈村宁次会向汉斯要求战车技术的主要原因。
  第999章 改进
  在坦克方面,王学新并不是很担心。
  原因是反坦克导弹已经成型,斯金奈正在对其进行改进工作,实在不行,就用这种雏形紧急装备部队也可以用。
  到时,八路军手里就有一款射程比火箭筒远、精度也更高、穿透力更强的反坦克装备,鬼子坦克的质量就算有质的飞越,也抵不住反坦克导弹的轰炸。
  因此,王学新只是让陈松勇尽快开展反坦克导弹……八路军称之为反坦克火箭弹的生产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
  王学新的重点,此时还是放在x1上。
  这是因为王学新从莱蒙诺科夫那了解到一些关于“拉5”的基础数据:“‘拉5’的武器只有机头两门20mm口径机炮,装弹量两百发!另外,它的翼下可挂150公斤的炸弹!”
  王学新不由皱了皱眉头,旦凡战斗机一般都是有机枪又有机炮,而且机枪还有六七挺之多,比如“霍克81”就有六挺机枪,其中机头的两挺机枪是12.7mm的重机枪。
  会这么设置,是因为机头位置的命中率高,在空战中一旦咬住敌人尾巴时,机头两挺机枪往往就是与目标平行的,因此重火力一般布置在机头,这也是“拉5”把仅有的两门机炮布置在机头的主要原因。
  但“拉5”这两门机炮而且全部装弹量只有200发……似乎也太少了些吧?另外战斗机还有装炸弹的挂架,使它看起来更不像一架战斗机。
  但王学新往深里一想,又觉得毛熊这么做很聪明。
  原因是“拉5”这款战机不是以“质”取胜的战机,它的定位就是以“数量”和“产量”取胜的战机。
  简单的说,毛熊从来都不认为“拉5”在与汉斯的空战中需要太多的机枪和弹药……因为毛熊飞行员的素质与汉斯飞行员相比差距太大,如果这200发弹药打完了还没将敌机击落,那么“拉5”大概率也会被击坠了。
  既然如此,还需要它装几千发子弹甚至增加机翼命中率不高的机枪吗?
  还不如把这些“没必要”的重量省下来做成炸弹挂架。
  而“拉5”一旦有炸弹挂架,就意味着它不仅可以执行空战的任务,还可以执行对地轰炸尤其是摧毁敌人坦克的任务……而这也是毛熊急需实现的。
  所以说装备这东西,好坏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接着王学新又想到,这或许也恰好符合八路军的作战需求。
  八路军没有轰炸机,偏偏“拉5”既可以对空又可以对地,可以说是一机当作两机用弥补了轰炸机这个短板。
  更重要的还是……
  王学新还可以加强“拉5”的对空作战能力。
  “拉5”不是只有机头两门机炮没有翼载机枪吗?
  那为什么不在炸弹挂架上挂x1呢?
  他娘的简直就是天作之合……挂上x1,就意味着“拉5”的对空武器变成了x1和机炮的配合,再加上它的速度比鬼子“零战”快得多,优势岂不是更大?
  想到这,王学新就不再迟疑了,马上就决定发展x1。
  而发展x1的瓶颈,就是“导线”。
  苏教授与和志民一直以来都在为“导线”头疼。
  王学新这边就利用鹰酱的项目绕个弯,轻松的拿到了导线。
  王学新至今还记得,当他把那细长又极有韧性的导线丢到苏、和两人面前时,他们脸上又惊又喜的表情。
  和志民就像猴子抢食似的一把夺过导线圈,小心翼翼的抽一小段放在光线下看了看,又扯了扯,然后吃惊的问:“营长,哪……哪弄来的?”
  王学新实话实说:“鹰酱生产的,后续还有,这导线合要求吧?”
  “当然,当然!”苏教授上前看了看后,就笑得合不拢嘴:“这韧性,只怕咱们把x1的速度再往上加一半,它也能打出一千米的射程了!”
  后来证明苏教授还是小看这导线的加工工艺了,这导线能承受x1现有速度的两倍,也就是八百多公里的时速打出一千米的射程。
  八百多公里的速度对于一枚导弹来说并不快,但这时期飞机的时速也不快,大多在六、七百左右,“零战”还只有五百多的时速。
  因此,八百多公里的x1已经足够对付它们了。
  这时王学新就在考虑一个问题了:
  如果x1可以用来空战,是不是也可以用它来控制对地打坦克?
  不过这似乎有困难。
  因为x1这玩意是随着飞行员的操作追踪目标的,如果要对付地面的坦克,那就意味着战机要俯冲向地面的坦克,等x1命中坦克时才拔高……而那时是不是已经太迟了?
  就在王学新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张宗平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营长,首长电报!让你马上到总部去开会!”
  王学新一听就知道有不寻常的事发生了。
  因为此时总部已经搬到了新地址江阳谷,为了保密尽可能不召集人开会,现在召开紧急会议,就意味着总部宁愿冒着总部再次暴露的风险。
  果然,当王学新赶到总部时,会议室里已经略有紧张的气氛。
  江阳谷其实应该说是河阳谷,它是位于黄河支流上的一个旧河谷……或许就是黄河旧河道冲刷出来的山谷,众所周知古时黄河经常改道,就在几年前,顽军为了摆脱鬼子还炸了花园口使黄河决堤又让黄河改了次道使黄河下游受灾严重。
  总部设在这里,主要是为了躲避鬼子战机的轰炸……毕竟是河谷,两边都是高地,战机无论是扫射还是投炸弹都很难威胁到其中的建筑,尤其总部还是设置在河谷侧壁的天然山洞里。
  等王学新一到,参谋长就开腔了。
  “同志们!”参谋长挥着手里的一叠文件说道:“这是我们的情报人员侦察到的情报,我们相信,鬼子已经与汉斯在多方面达成合作,他们希望全方位的提升华北方面军的战斗力甚至是装备以应对华夏的战局!”
  这时王学新才意识到,鬼子要提升的很可能不只是坦克这一项。
  第1000章 危险
  果然,参谋长一边发着手中的文件一边说道:“我们收到消息,鬼子至少在这几方面与汉斯达成协议,一是空降兵,汉斯将派出更多的军事顾问为鬼子训练一支空降部队,另外就是航空发动机,这显然是为了提升其战机性能做准备。还有,就是在坦克方面可能也有合作,其它方面可能还有合作,只是我们没有得到更多情报。”
  首长很乐观的笑了起来:“这是好事嘛!鬼子知道以他们现有的装备和战术,很可能压不住我们喽,这才病急乱投医请了个师傅来!”
  指战员们“呵呵”的笑成了一团,还有许多人朝王学新投来钦佩的目光。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虽说是全军的努力才有这样的成功,但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毫无疑问是小东北。
  接着首长话锋一转,脸色又变得严肃起来:“不过,鬼子这个‘师傅’,咱们可得慎重对待!不久前我们就领教过一次‘闪电战’,的确出人意表让人防不胜防!另外,我和参谋长以及参谋们做了几次战后总结,认为这次我军这次之所以能胜利,除了王学新同志优秀的指挥外,还有几分运气!”
  王学新对此表示同意。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