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03节

  不久首长就和参谋长从前门进来了,他们看起来挺忙的,走着的时候还翻着手里的文件互相讨论着什么。
  他们一进门,原本闹哄哄的会议室霎时就安静了下来。
  先开口说话的是参谋长,他将文件往下发,嘴里喊着:“后头接不到的传一传,今天与会的同志有点多,会议的内容也有点多,所以我们就先总结一份会议概要,免得同志们漏了!”
  王学新也接到了一份,他拿过文件一看,上头写着的是最近根据地面对的困难,第一条就是敌人的军事和经济封锁,第二条是物资掠夺,又有第三条、第四条……
  王学新没来得及细看,参谋长就在上头拿着文件说道:“同志们都看到了,应该说是亲身体验到了,敌人对我军采取了严密的军事封锁和经济封锁。在封锁的同时又利用法币对我根据地实施疯狂的掠夺。这个手段十分毒辣,我们毫无防备以至有些措手不及。”
  顿了下,参谋长又接着说道:“幸运的是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减少了损失。然而,敌人必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们还会继续对我根据地实施掠夺。与此同时,他们在游击队也有大动作。”
  说着就让警卫员挂起了一张有如蜘蛛网般的地形图,然后指着地形图说道:
  “这是我们将侦察人员和情报人员获得信息整合之后绘制的,敌人最近修的路与过去不同。”
  “他们一是以深沟高垒接碉堡,使碉堡之间可以快速的互相增援。”
  “二是这些连接碉堡的公路比地面高出5尺,两旁的沟深8尺到1丈,沟底宽6尺,沟面1丈6。这样的沟和公路直接就可以作为战壕使用。”
  “三、鬼子利用这样的公路把游击区分割成彼此无法增援的孤立的小块,以方便他们逐次分区搜剿!”
  “四、除了这些南北向壁垒式公路外,鬼子还修筑了许多东西向公路,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的汽车能在公路上高速机动迅速增援前线,以此弥补其兵力不足的缺点!”
  会议室里的团长们议论纷纷,有些人还不明白参谋长最后那句话也就是“公路机动和兵力不足”之间的关系。
  王学新知道是怎么回事。
  公路机动表面看起来是机动能力和反应速度的问题,其实它更重要的是弥补兵力不足。
  比如鬼子甲乙两地都遭到八路军攻击,两地都需要增援。
  如果两地没有公路而导致援军无法及时增援两地,那就相当于没有援军。
  又或者只来得及增援一地,就相当于只有一处援军。
  如果公路四通八达,援军可以先增援完甲地再火速增援乙地,那就相当于把一支部队在战场上用了两次、发挥了两倍的作用,就有两支援军。
  所以,修筑公路再加上汽车机动,除了反应速度之外就是一种兵力倍增器,它可以使日军有限的兵力发挥出两倍甚至更多的战斗力。
  很明显,冈村宁次拿下山区在高地险要处构筑工事以少量兵力封锁八路军的企图失败后,就寄希望于充分利用平原的优势将有限的兵力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首长这时接过话,他指着地形图说道:“我们分析了这种战术,认为它的基本特点是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然后以沟、墙为辅助进行对游击区实施封锁。与此同时,他们还在游击区开展‘清乡运动’控制学校实施奴化教育!”
  首长转过身来,面向在座的干部,说:“情况比我们想像的要复杂得多,也严重得多!如果让敌人把这些路修成了,将造成游击区军民坚持与敌人作战的极端困难的局面。如果任凭敌人在游击区开展‘清乡运动’,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很可能会遭到老乡的误解和反对,这是釜底抽薪啊!我们绝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这时王学新就意识到,一场针对鬼子封锁破坏其交通线的战役就要开始了。
  第170章 补充
  果然,首长接着就说道:“因此,我们打算对正太铁路发起一次突袭,大家有什么意见?”
  会场霎时就乱得像一锅粥,有人喜形于色有人却双眉紧锁。
  李云龙是一听打仗就来劲的家伙,他马上就“嘿嘿”笑着卷起袖口,摆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首长说:“大家都发表下自己的意见,看看该不该打这场仗!”
  话音未落李云龙就接嘴道:“打啊,当然得打!他娘的咱这些天嘴都淡出鸟味来了,战士们个个都饿着肚子,是时候去鬼子那扒点东西回来了……”
  说着李云团就举起手来指着周围凶巴巴的说道:“我可告诉你们,谁他娘的要说不打我就跟谁急!”
  “李云龙!”首长喝道:“我们说的正事,这是开会讨论,当然要有不同的意见。你以为这是打土豪分田地哪?”
  干部们哄的一声笑了起来,看李云龙刚才那架式还真有分田地的味儿。
  这时百战团李长富站起身来,说道:“首长,我不是不赞成打正太线。可是不知道上级考虑过没有,我们许多部队刚刚在正面顶住敌人疯狂的进攻,弹药严重不足,许多战士虽然手里有枪,但兜里已经一发子弹都没有了。在这情况下主动进攻敌人铁路线……”
  干部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许多部队的情况就像李长富说的那样,弹药严重不足。
  这一来李云龙就不答应了,他“腾”的一声站起来,说道:“我说李团长,没子弹、没装备咱可以去敌人那缴!咱部队手里有哪把枪是自个造的?还不都是从敌人那扒来的,一边缴一边打呗!都是两个肩膀扛一颗脑袋,谁怕谁啊?”
  “你说的轻松!”李长富扬着头回道:“你独立团在上次的战斗中从鬼子那缴获了一大批装备,现在还有些底吧?你有弹药别人没有,上去怼的就是鬼子炮楼,怎么缴?”
  李云龙“嘿”了一声:“我说李团长,咱独立团缴弹药还缴错了?你还眼馋上了?有本事你自个也去鬼子那缴一批弹药来,尽说风凉话!”
  “你……”李长富被李云龙怼得无话可说。
  这说的是弹药不足的问题,李云龙就扯到“眼馋”、“有没本事”上了,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嘛!
  不过也算粘了一点边。
  因为以李云龙的标准,“有本事”的概念就是既能打鬼子还能搞到弹药,所以没弹药的就是没本事。
  王学新突然有些明白李云龙在弹药补给问题上为什么那么抠了……给王学新的弹药都像挤牙膏似的一点儿一点儿挤,时不时还去张万和那磨,要不就是把王学新给租出去。
  独立团这弹药不就是一边省一边磨再缴一些整出来的吗?
  平时看似一点点的不起眼,时间久了差距就大了。
  所以还别说,这真就是李云龙的本事,要不为啥就只有独立团有弹药?
  首长这时开口说话了,他表情沉重的点头道:“弹药问题我们考虑过,现在的确有困难。但是,同志们是否考虑过……我们就算休养一段时间等兵工厂生产出一批弹药,弹药不足的问题依旧存在。而到那时,鬼子的公路、碉堡、隔离沟等,可能都已经建好并形成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那时我们打起来是否会更难?”
  首长这话是直击重点。
  事实也的确如此,鲁家沟兵工厂每月能生产的复装子弹大概有十几万发,其它几个兵工厂合起来一个月能有四十几万发的产量。
  这数目看起来很大,但是给四十万大军一分,也就是每人一发,其它的全靠缴获。
  照这情况如果要达到能够进攻鬼子的要求,比如平均每人三发子弹或是五发子弹,那都得几个月后。
  几个月后鬼子的工事会是什么状况?
  这就有点像骑着边三轮跟火车比快,开始火车的起步慢两者差距还不大,越往后这差距就越大了。
  更何况,就算多几发子弹,打鬼子炮楼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首长接着说道:“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的,将其它部队的弹药集中在22个担任主攻任务的团里,先保证这些部队的战斗力,缴获弹药后再适当将弹药分配给后续部队投入战斗。同志们有什么意见?”
  干部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这也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接着参谋长就问了声:“同志们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首长!”王学新起身说道:“我认为我们的战略目标除了破袭交通线外,还应该考虑游击区部份老乡和游击队的撤离问题。”
  “撤离?”一名团长不解的问:“如果把老乡和游击队都从游击区撤出来,那往后游击区的游击战斗还怎么开展?”
  王学新回答:“所以才说‘部份’而不是全部。鬼子占领游击区烧杀劫掠,还打算长期驻守多次扫荡。游击区的同志和老乡要一边与敌人斗争一边从事生产,就很难像以前一样养活这么多人。地道也是空间有限容纳不下那么多人。所以我寻思着,咱们应该有计划的撤离一部份人以减轻老乡和游击队的负担,让可以坚持战斗的人没有后顾之忧!”
  首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咱们再困难也没有游击区的同志和老乡们困难嘛!王学新同志说的对,我们这次出击,可以考虑把各村镇的老人、小孩,还有伤员等转移到根据地。另外,撤退的时候还要给我们留下一些食物和弹药,这是他们继续战斗的基础!”
  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因为根据地的生活已经够艰苦了,再撤一批老人和小孩回来,就会使根据地的情况雪上加霜。
  不过这同样也没办法,根据地不能坐视游击区的困难而不伸出援手。
  王学新接着说道:“我们还可以顺便找找鬼子的假钱,他们肯定还有大批假钱在交界处准备投放。另外还有粮食,他们用假钱掠夺的物资很可能没有运出回去而是作为部队的军粮!”
  首长和参谋长互望了一眼,两人都在对方脸上看到了意外和惊喜。
  这话说的在理,鬼子因为有大量的部队驻扎在游击区,他们要是把抢来的粮食运回城里,过一段时间又会因为部队缺粮再运出来。
  那不是浪费运力吗?
  所以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把这些粮食直接囤积在游击区作为部队的军粮。
  第171章 副连长
  因为战斗近在眼前,会议结束后王学新就跟着李云龙一起回部队了。
  这一回苏欣没能来送他。
  张万和替苏欣解释道:“他们几个人正忙着呢,加班加点的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希望能在战役发起前把这三门炮整出来!”
  王学新只是笑了笑。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要是给轮轴打孔的速度太慢了,就像五金说的,至少需要十几天,而现在一共才打了七、八天。
  而且打孔打完了还要组装、试炮等等,还说不准会出什么问题。
  因此王学新没将这个放在心上,跟张万和道别后就骑上和尚多带来的一匹马直奔赵家峪了。
  回到赵家峪时发现与之前不一样了。
  许多房屋被炮火轰塌,黄土墙也变成了黑色,屋顶差不多都是新盖上的,用的是扎着捆的茅草。
  李云龙解释道:“鬼子撤走前放了把火把村子烧了,咱们只能临时盖一些先住着,七连驻地还在老地方,不难找!”
  王学新应了声,跳下马来把缰绳递给和尚,就背着步枪往村子东面走。
  到了东面一看,老房子已经成了一堆废墟,旁边靠着河盖起了十几幢简陋的木屋,有些甚至就是靠着山整个屋顶,连挡风的墙都没搭好,就用汽车铁皮将旁边胡乱的围了一圈。
  那汽车铁皮从哪来的就不用说了……鬼子被包围的汽车还留下不少,拆几块下来暂时先用着。
  最先看到王学新的是谢宝庆。
  这时谢宝庆正提着水往屋里走,看到王学新就“哟”了一声:“一排长回来啦?”
  说着赶忙放下手中的水桶与王学新握手。
  王学新看了看谢宝庆再看看那水桶,就有些意外。
  谢宝庆此时应该归建也就是回到孔捷的新二团才对,怎么还在独立团?
  另外,这谢宝庆可是独立大队的大队长……虽说八路军不讲官僚主义官兵都要劳动,但谢宝庆的独立大队可不一样,他依旧是个头,像提水这事哪轮到他来干!
  于是王学新就疑惑的问了声:“谢队长,您这是……”
  “诶,我已经不是队长啦!”谢宝庆凑上来说道:“我现在也是七连的人了,副连长!”
  “啥?”王学新有些懵了,这放着大队长不干来七连当副连长?
  原来,有了上次的经历后谢宝庆就想通了。
  就连三当家的都会出卖他,而且后来查出跟着三当家一起投靠日本人的还不少,一算都有五十来个……这还不包括有些没查出来的。
  所以往常那想法,什么抓着手下这干弟兄在八路军里才有说话的份,这么一看就是胡扯。
  今天出一个奸细明天出一个奸细,还想有说话的份?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