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
其实是各家和赵氏庄园的矛盾。
然后通过自己的人脉给赵含章买粮食,买布匹,买各种她需要的东西。
他每天还过得很快乐,要不是有个士绅忍不住诘问道:“上蔡县到底是县君做主,还是她赵含章的幕僚汲渊做主?”
这时候柴县令才意识到,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完全听命于汲渊,不,应该是完全听命于赵含章。
虽然汲渊是哄着他来的,但不可否认,他现在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是他想做的,而是赵含章希望他做的。
柴县令呆滞了一下,不等听到消息的汲渊去安抚,他自己就想通了,罢了,现在全县上下都要仰仗赵含章,难道他还能推开赵含章单干吗?
他倒是愿意,那也要县里的百姓愿意啊。
算了,听谁的不是听呢?
他就是个小小的县令,不听赵含章的,也要听太守和刺史的,上面还要听朝廷的。
可他们只会要求,又不会听他诉苦,也不会答应他所求,赵含章好歹还能体谅他的为难之处呢。
于是等汲渊找过来时,柴县令自己好了,还和汲渊道:“此种挑拨之言,我是不会信的。”
一副信任他和赵含章的模样。
汲渊:……
汲渊笑着应承道:“县君说的是,我们的感情又岂是这些人能挑拨的?”
连在西平的常宁都听说了此事,他和赵含章道:“随遇而安四个字在柴县令身上最适合不过,所以他一旦适应了县君,除非有人刀架脖子,不然他就会一直跟随县君。”
直到出现一个比赵含章还要强的人。
赵含章笑了笑道:“我知道,他不让我为难,我自然也不会为难他。”
如今西平和上蔡虽然还是两个县,但政策差不多,两县间的联系空前紧密,经济和文化交流密切,说是一个县也不为过。
而这些事,除了临县有所耳闻外,远在陈县的何刺史一无所知,他也很难关注到下面两个县的动态。
因为他正在因为朝廷迁都之事烦恼,而且,他生病了。
苟晞提议迁都的仓垣城就在陈县附近,也就是说,他的豫州治所可能被划到京都范围内。
这意味着,他这个豫州刺史很可能成为京城府尹啊,所以他是支持迁都的。
心神都放在朝廷迁都上,对底下各县的情况,何刺史就不是很上心,而恰在此时,他旧伤复发,去年在灈阳受的伤,今年一下发作出来,他难受得很。
而老天爷似乎不让他好过,恰在此时,一直和苟晞争论的东海王似乎耐心告罄,直接给苟晞定了个造反的罪名,以朝廷的名义发表檄文,要天下兵马共击苟晞。
第270章 檄文
赵含章收到朝廷发来的檄文公告时,她正领着学堂里一众学生在官田里割麦子呢。
常宁收到檄文大惊失色,来不及等衙役去请她回县衙,亲自骑着马小跑出城。
学堂放农假,赵含章干脆带着学堂里的学生们来收麦子。
傅庭涵教授也在其中,虽然他不明白他为什么也要来,但赵含章邀请他时,他没忍心拒绝,于是此时就跟赵含章站在了田里。
常宁在路边停下马,拿着公文踩着田埂一路小跑,终于在一堆人里找到赵含章和傅庭涵,忙叫道:“县君,有朝廷的重要公文。”
赵含章举着镰刀的手一顿,什么重要公文需要送到田里来?
她看了一眼傅庭涵,大踏步上前,取过公文。
常宁下田站在她边上,压低了声音道:“东海王说苟晞阴谋挟天子以令诸侯,意图谋反,征召各地大军共击之。县君年前出兵救灈阳,战名远播,所以此次西平也在名单上,上面让西平出兵一千。”
赵含章抽了抽嘴角,问常宁:“我们西平有一千兵吗?”
常宁看着她的脸色斟酌道:“好像没有。”
赵含章就把公文拍进他怀里,“告诉使者,就说我知道了,我会尽量凑齐兵马的。”
常宁一愣,有些着急,“县君要去?”
“不去,”赵含章道:“我又不傻,他们内战,我去凑什么热闹?”
常宁松了一口气,忙点头道:“对,县君不能参与此事。”
要是刺史征召,赵含章不去,常宁还有些忐忑,毕竟他们就在豫州之内,但朝廷征召嘛……
离得那么远,他们又那么弱小,到时候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就行。
赵含章也是这样想,她就不信,名单上被征召的人都去支援东海王不成。
不过……
赵含章垂下眼眸,历史上东海王讨伐苟晞是在永嘉五年,而现在才永嘉二年。
是什么让东海王现在就讨伐苟晞了?
“不对,”赵含章突然蹙眉,“这时候讨伐苟晞,那刘渊呢?”
刘渊正在准备大军进攻洛阳呢,听说了东海王和苟晞彻底闹翻的事,大喜,于是让大军稍缓,想要等他们打起来他再出手。
在并州的刘琨察觉到他的意图,一边组织大军想要阻拦刘渊,一边上书东海王,希望他能够联合苟晞一起出兵讨伐刘渊,他这边可以说服鲜卑部的拓跋猗庐一起出兵,所以骑兵上不用担心。
东海王要是能答应,那历史上的西晋也就不会灭亡了。
所以,这时候的东海王也没答应。
赵含章一边割着麦子,一边从朝廷的公文、汲渊的情报和赵铭的信件来往中探知朝廷的这些动向,说真的,在得知东海王拒绝了刘琨的提议后,她很是惋惜的叹了一口气。
虽然她很不喜欢晋国,但这毕竟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它在,天下的乱就还有限度。
等到它没了,已经身处地狱的百姓会更凄惨。
东海王拒绝了刘琨,而天下各地兵马响应他的也寥寥无几,最后还是他的大军单独对上了苟晞的军队。
苟晞是能把石勒打成光杆司令的人,东海王的手下们接连出战,结果不是被他杀了,就是被他俘了。
好在战事似乎不是很激烈,只战死了上面的将军,底下的士兵被俘的多,被杀的少。
赵含章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汲渊和她道:“战了三场,苟晞的兵力直接涨了一倍。”
这是说俘虏了很多士兵。
赵含章有点儿囧,问道:“东海王后悔了吗?”
汲渊道:“现在不悔,很快也要悔了,刘渊狼子野心,他环伺在侧,东海王不说安抚联络苟晞,竟然还征讨与他,简直是在找死。”
赵含章也是这样认为,“可是奇怪,东海王为何突然要征讨苟晞呢?”
历史上,东海王征讨苟晞是因为皇帝终于忍受不了东海王的霸道和无脑,于是私信苟晞,让他发大军讨逆。
结果事情让东海王知道了,他一怒之下就出兵征讨苟晞。
但那是永嘉五年后的事了。
汲渊摇头,“我也不知。”
他顿了顿后道:“或许赵子念会知道。”
赵含章秒懂,立即跑回去问赵铭。
赵铭还真知道,他懒得口述,直接去书房里翻了翻,翻出一封信来递给她。
赵含章一眼便认出赵仲舆的笔迹。
赵仲舆特意写信回来,告诉赵铭,让他守住西平,不要听信檄文轻易出兵。
一直到现在,赵仲舆都还以为西平是在赵铭的控制之中呢。
只能说,东海王会出兵讨伐苟晞,不过是历史的必然性,以及,因为某些人而提前的历史进程。
从东海王带着朝廷逃出洛阳开始,一切都变了,但又似乎没怎么变。
苟晞当初见东海王竟如此自利和无能,丢弃洛阳百姓出逃,一怒之下就带着大军直冲洛阳而去。
当时他和东海王就剑拔弩张了,不过是在皇帝和傅祗等人的劝解下暂时和解。
之后苟晞回兖州,而东海王继续留在洛阳把持朝政。
俩人中间还隔着一个豫州呢,按说暂时闹不到一起去。
但刘渊比历史上早一年称帝,也早一年出兵洛阳,虽然王衍最后击退了刘渊,但朝廷和地方都损失惨重,官员们心中是积攒了一腔怒火的。
而此时,雍州天灾,仅和雍州隔了一个小小弘农的洛阳竟然视而不见,没有赈济,也没有过问,致使流民成灾,聚拢生乱。
而洛阳也被反噬,城中粮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
苟晞就是觉得洛阳百姓再留在洛阳,那不是饿死,就是被随后南下的刘渊大军杀死,不如迁都,把能带走的人都带走。
只要皇帝在,那大晋就在;百姓在,那朝廷就不灭。
所以他极力劝说皇帝迁都。
当然,这也有他的私心在,迁都仓垣,距离兖州就很近了,在这里,东海王的势力远不及他。
皇帝很心动,赵仲舆的信中只隐晦提了一句,“陛下召傅祗密谈,而傅祗留宫中半个时辰之久,无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
“朝中私下有传言,皇帝想要私自带人离京,直接去豫州,以坐实迁都之事,东海王因此大怒,认为苟晞是罪魁,”赵仲舆道:“此是内乱,为俩人私利出兵不值,可当檄文公函不存在。”
第271章 扯大旗
赵含章看完信,反应过来,“铭伯父,如此重要的信息您怎么不告诉我呢?”
赵铭:“你会出兵吗?”
“呃,不会。”
“那不就行了?”赵铭道:“重要的消息只有这一条,而不用提醒你就已经这样做,那信看不看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含章竟然觉得他说的有理。
赵铭问:“夏收就要结束了,你是不是该准备种豆子之类的事宜了?”
他道:“这件事既然与我们无关,你从旁看看热闹也就算了,还是应该把心思多放在西平和上蔡的县务上,劝课农桑,训练兵卒,你没事做了吗?”
“怎会无关呢?天下大势,影响到每一个人,”赵含章一脸忧虑道:“我现在倒不怕东海王和苟晞打仗,而是怕刘渊趁虚而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