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165节

  后来当上场长, 农场上上下下都对他十分信服, 只要是向北下的命令, 每个人都会认真执行。周林虎、汪晓溪都是发自内心地崇拜与认可向北, 即使向北现在离开农场,依然只要一句话就能调动所有资源。
  直到向北在江城办批发部、开烟厂,院后村的村长、书记都对向北言听计从,陈志路还没毕业已经成为向北最得力的销售经理。向北退居幕后,烟厂照样运行,该他的收益一分钱也不会少。
  想到这里,陶南风内心忽然就欢喜起来。以前在农场的时候,向北是她领导,她不需要操心那些与上层打交道的事情,只要管好基建质量、进度就好,那个时候干起活来轻松、自在。
  现在她开设计与工程咨询公司,如果向北也能将管理工作接过去,那她只操心专业就好。
  向北对上陶南风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眸,心中一片柔软。仿佛只要有他在,所有的负担就不是事儿,所有的压力就不再存在。
  他抬手轻轻按住陶南风的肩膀,仿佛要将自己的力量全都传递给她:“是,我有办法。你们先去开会,我拟个章程出来。”
  陶南风灿然一笑:“好!”
  向北说有办法,那就肯定有办法,这一点陶南风比谁都相信他。心头阴云散去,陶南风又有了精神,拉着范雅君一起上二楼开会,将体育馆项目的基本情况交代给新加入的团队成员。
  等到陶南风开完会出来,向北将一份写好的人员管理细则递给她:“你看看?”
  陶南风接过来逐条看下去。
  1、基本工资分为五档:总工150元/月,高工120元/月,工程师100元/月,助工80/月,杂务60元/月。
  2、项目提成与参与项目经费直接挂钩,提取设计费的30%发放,具体分配比例由项目组长根据工作量大小决定。另外,年底拿出公司利润的10%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
  3、提供员工宿舍,不需要宿舍的可提供每个月10元的交通补贴。
  ……
  看到这里,陶南风一拍桌子:“豪气!”
  从来没有哪家公司肯在高薪聘请的同时,把员工的收益与设计费、公司利润挂钩,但是向北想到了。
  将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就能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你这个主意好,就按照这个来。”反正咱们家现在不差钱,这栋办公楼也是买的,设计院最大开销是智力成本,只要有源源不断的项目进来,公司、员工就能一起赚大钱。
  看到这份管理细则,刚刚一起开会的几个人都兴奋地跳了起来。
  范至诚第一个表态:“我从学校辞职,直接来公司上班,应聘个助工应该没问题吧?学校现在助教一个月只有42块钱工资,一年后50,每个学期末几十块钱奖金。咱们公司每个月80块钱的基本工资,还有奖金和提成,收入高多了!”
  范雅君瞪大了眼睛:“这么多的吗?我们设计院的高工只有76块,再加少部分奖金,大家都吃大锅饭,多劳不多得。现在南风公司这样的搞法,多劳多得、上不封顶,这要是传出去恐怕会挤破头!”
  向北微笑道:“范总是总工级别,每个月150块。”
  范雅君一听,立马表态:“结构组的人我来帮你们挖!周斌家里条件差,需要用钱的地方多,如果这个薪酬制度能够真正落地,他肯定能来。其余几个设计院我有不少认得的朋友,你们缺哪方面的人才,我去跑。”
  向北微一沉吟,在管理细则上再写下一条。
  10、特设人才引进奖,如果引荐的人才顺利入职,发放50元人才引进奖。
  这条一写,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熊和平、蒋思岭一起表态:“水电、暖通这一块我倒是有不少同学,可以帮你们问一问。”
  向北交代一声:“这件事,要快、要稳。一对一地挖人,不能过分宣传,免得传开来招人嫉妒。熊老师、蒋老师如果不想辞职也没有关系,我们鼓励兼职。兼职者没有基本工资,但是提成与年底奖金一样不会少。”
  提成,是向北在做香烟销售时用到的。每个香烟推销员的收入与数量成正比,以此激励他们尽心尽力工作。
  计划经济时代,工人们吃的是大锅饭,长期以往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混日子现象普遍。
  其实只要打破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就能激发热情、提高效率。
  熊和平、蒋思岭一听向北的话,大喜过望,握着向北的手晃了晃:“好好好!这事儿我们只对内部人说,绝不对外透露半分。”
  开玩笑,如果透露出去,那些没有加入南风公司设计团队的老师们恐怕要羡慕得发疯。
  体育馆项目一万五千块钱的设计费,30%就是四千五百块,假如有十个人参加,简单平均每人就有450块。
  450块。奋斗十几天就能拿到半年的工资,这是什么神仙收入!
  就算水电只是配套工种,设计图纸不复杂,拿到的钱可能没有这么多,但你要想想,任务轻松花的时间也短啊。熬几天夜,到手一两百,难道不香吗?
  每个人都兴奋莫名,只有陶守信表达出一丝担忧。
  “国家允许你们这样搞吗?从来没有哪家设计院会有搞什么提成制度?你们这样标新立异,万一有人举报……说我们复辟资本家那一套,怎么办?”
  向北笑道:“爸你放心,国家既然引进招投标那一套,就说明下定决心要搞活市场经济。咱们这个薪酬制度也算是改革,后期会不断完善。这回去京都交图纸的时候我去拜访一下部里的领导,只要得到上面的支持,谁举报也不怕。”
  他停顿了一下,强调了一句:“不过……试行阶段请各位一定注意行事低调,不要把事情闹大,免得不好收拾。”
  范雅君、熊和平、蒋思岭都是聪明人,一边应承一边思考应该挖哪些人过来,如何措辞,怎样保密。
  范至诚举起手提问:“陶南风,公司还需要助工吗?我们研究生班的班长蔡强,描得一手好图,分配到了市政设计院,听他说刚去有些受排挤,不太愉快。”
  陶南风点头:“可以的,只是你得先征求他的意见。”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公司还需要些什么人才,通过哪些渠道去挖人,怎么安排住所……甚至连几号发工资,都在这一天定了下来。
  一直到中午时分,眼看着饭点就到,大家饥肠辘辘,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饭菜香味传来。
  转头四望,原来是向北在国营饭店叫了一桌饭菜,摆在三楼。
  南风公司二楼是一个开敞大间,十几张绘图桌、办公桌整齐摆开,平时绘图、学习、讨论都很方便。
  三楼则是住家的地方,大厅里有茶几、沙发、饭桌,另设厨房、厕所、六间宿舍。如果设计院的员工没有住房,可以居住在三楼。
  第一次来到三楼吃饭,众人觉得很新鲜。
  坐在大圆桌旁,看着装修得干净整洁的客厅、厨房,大家有一种过集体生活的快乐。七菜一汤有荤有素、咸香可口,八个人连聊边吃,感情在吃饭中渐渐升温。
  向北道:“明天我去请一个做饭、打扫卫生的阿姨过来,这样大家就能安心做设计了。”
  范雅君再一次感受到了向北的好处。
  先前范雅君为陶南风不值,觉得像南风这么优秀的女性,要学历有学历,要容貌有容貌,要家世有家世,要能力有能力,怎么就找了个当过兵的粗鲁汉子?
  可是这次认真相处下来,范雅君慢慢看到向北真正的实力。
  向北对人才的重视、胸怀之宽广、识人之精准,远超旁人。
  高出平均水平50%的基本工资,与设计费直接挂钩的提成,年底与公司利润紧密相连的奖金,再加入细致入微的住宿、餐饮、交通……一项一项,将公平、激励与尊重融入到每一个细节。
  如果说陶南风的专业水准让人仰望,那向北的管理水准则令人佩服。
  跟着这样的领导干活,吃得舒心、住得舒适、收入高、待遇好,不用操心琐事,只需安心工作,谁不愿意?
  第155章 打听
  第二天, 范雅君带来了一个让陶南风意想不到的人。
  来人白发苍苍、体态瘦削,行动间四肢略显僵硬,但眼眸间却有一股不肯服输的坚韧。
  叶初搀扶着老人, 范雅君向陶南风介绍:“南风, 这是我老师,叶荫桐。”
  叶荫桐!这可是华国有名的结构力学专家。
  陶南风听说过范雅君的故事,知道因为范雅君的年轻不更事,被书记利用把叶荫桐下放到了西北农村。原以为岁月催人老,没想到当自己需要结构专家时, 叶老会第一时间过来支援。
  陶南风伸出双手与叶老相握,心中满是感动:“叶老先生, 久仰大名!我在研究生期间选修的《结构力学》教材, 前面还有您的序言呢。”
  叶荫桐微微一笑,神态间少了一分傲气、多了一分慈祥:“你们还在用那一套力学教材啊?那都是二十年前的东西,该更新了。”
  不知道为什么, 从叶老的笑容里陶南风读出了许多深刻东西, 她连连点头:“是的, 新时代、新气象, 一切都会更新的。”
  叶荫桐认真地看着陶南风:“南风, 听雅君说你们公司需要结构设计人才, 我虽老矣, 却依然想出来看看这个新世界。你看我……行吗?”
  这还用问吗?求之不得!
  陶南风大喜, 紧紧握着叶荫桐的手:“行!当然行, 您如果能来我们公司坐镇, 那结构这一块我就不怕了。”
  向北将叶荫桐请进办公室沙发上坐好, 端上一杯温热的红茶, 态度恭敬而热情:“叶老你来当我们公司的总顾问, 不需要坐班,有空过来转转,您腿脚不方便那就在一楼办公,我来安排。”
  西北农村冬天严寒、条件艰苦,叶荫桐年纪大抵抗力差,得了关节炎,去年平反回到江城一直养病。今年勉强能够走动了,听到儿子、媳妇在商量辞职到南风公司来,便多问了几句。
  这一问,便动了重出山门的念头。
  叶荫桐在年轻的时候也感慨过设计院管理思路陈旧——那个时候的设计院承接设计任务不兴出去接活,在家等着甲方找上门,费用按照国家统一标准收取,所有设计院工作人员根据工龄、级别发工资,多做少做全都是一个样。一切都是公对公,没有竞争、没有市场。
  他曾提过建议,将收入与项目经费挂钩,给予项目组长一定的分配权限,可惜被领导狠狠批评,说他思想落后、有资产阶级的苗头。
  他记得当时领导语重心长地教育:设计院是为人民、为建设祖国服务的,怎么能够一天到晚谈钱呢?难道不给钱就不工作、不奋斗了吗?
  只可惜,漂亮的口号之下,大锅饭养出一群懒人。
  把他推上批判台的副院长、书记,哪一个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以权谋私,公车私用、公房私用、吃穿住都报销……不知道做了多少损公肥私的坏事。可是那些真正兢兢业业工作的人,却只拿些死工资,日子过得苦哈哈的。
  叶荫桐在西北农场的时候,看着广袤的田野陷入沉思——国家的建筑业应该何去何从。
  七十年代的华国什么都缺,缺人才、缺技术、缺资源,而其中最要紧的,是缺管理。如何整合有限的人才、技术与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这考验的便是管理水平。
  从范雅君口中得知南风公司首开先河,不仅拿下全国第一个招投标项目,而且将企业管理的那一套引进设计公司,制定出详细的人力资源管理细则,叶荫桐感觉自己看到了曙光。
  基本工资+提成+奖金的薪酬结构,公司收入透明化,周到细致关注员工需求,与员工共同成长,这样的设计公司不就是叶荫桐年轻时候的理想吗?
  叶荫桐觉得自己必须支持。南风公司目前还只是稚嫩的小幼苗,不能让它被狂风暴雨摧毁,应该不断浇灌扶持,让它不断长大,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
  于是,本着对后辈的提携,叶荫桐支撑着病体来了。
  叶老是行业的标杆,留苏专家能力强,性格谦逊宽厚,江城搞结构设计的人多多少少都受过他的恩惠。
  再加上向北这一次大刀阔斧的薪酬改革,那些专业技能突出的人过来之后都非常满意。运动期间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处处受排挤,没想到南风公司却将知识、能力、努力程度与收入直接挂钩,怎么能不让人心动呢?
  一呼百应。随着叶老的到来,一个又一个江城知名设计师来到南风公司,不到两天时间建筑类专业全部配齐。
  陶守信、叶荫桐挂帅建筑、结构组总顾问;
  建筑组组长范雅君,组员包括范至诚、蔡强;
  结构组组长周斌,组员除了叶初之外,还包括邱实、肖琳这两位从其他设计院挖来的结构工程师;
  水电、暖通组组长彭康伯,组员包括熊和平、蒋思岭这两名机动人员。彭康伯是熊和平的大学同班同学,在市政设计院干得很不开心,一听说南风公司招人,立马辞职过来。
  景观组组长邹荣涛,组员只有一个,姚小桃。邹荣涛是园林局的一名工程师,他科班出身,大学毕业多年却一直不受单位重视,便辞掉铁饭碗来南风公司。姚小桃是学建筑学的,离毕业还有半年,被分配到景观组配合邹荣涛开展工作,兼任晒图员。
  人员组织到位之后,大家紧锣密鼓地开始体育馆设计工作。
  二十天时间,从建筑施工图绘制、结构计算、结构施工图绘制一直到水、电、暖通工程施工图设计,大家全都在二楼日夜奋战。
  向北全力保证后勤,从早餐一直到宵夜,从清洁卫生到洗涮衣物、带孩子,样样安排得周周到到。
  忙碌一周,建筑施工图大功告成,陶南风终于感觉轻松一点。
  九月的星期天,初秋,阳光正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