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北伐进击之残阳烟火

  此时的天津卫倒也是风景独好,夕阳下的燕赵之地透着一股静谧,三角淀的湖水泛着粼粼波光,倒映出近卫军官兵行进式的飒爽英姿。
  在微风中荡漾的芦苇荡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犹如跟随近卫军步伐而开始伴奏的交响曲,让每一名近卫军官兵此刻都心怀着激情,怀着对胜利的希望。
  清军此时则从芦苇荡里穿梭了出来,手里持着弓弩对准着近卫军官兵。
  近卫军第一军第二兵团是兵分两路进军天津卫的。
  其中,由一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还有一个步兵营组成的第一纵队沿着三角淀岸边,由大城方向出发直指天津卫。
  因为按照锦衣卫的情报,刘希尧已经得知清军主要布防重点是静海与大沽口两个方向。
  所以,作为兵团副帅的刘希尧便便想着分兵由大城方向直接进军天津卫,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此时的清军实际指挥者多罗郡王明勒也得了多尔衮的亲传,也注意到在静海与大沽口外还有一条偏离大运河较远的官道。
  “明军既然有海军能从大沽口方向进攻我天津卫,难道我大清的水师就是摆设不成?戈则你亲自带一万水军埋伏在三角淀的芦苇荡里,只要明军进入三角淀一带就借用芦苇荡为掩盖逼近用弓箭火器射击这些明军,让他们有来无回!”
  明勒的意思很明确,便就是借用芦苇荡为掩体,打近卫军一个措手不及。
  因而,当近卫军第一纵队的骑兵营与部分步兵进入芦苇荡后,这些埋伏在三角淀的清军便开始借着芦苇荡靠了过来,且开始把弓箭搭了起来,火器兵也开始装好了弹药,对准着我近卫军。
  作为兵团副帅的刘希尧为确保自己在皇帝陛下面前指挥的这场仗能取得万无一失的胜利,他现在几乎每天每夜都在看地图,甚至有时候还亲自泅渡三角淀查看周围情况。
  所以,刘希尧也注意到了三角淀很可能是清军唯一能够击败自己近卫军的地方,他不由得对自己部下说道:
  “清军虽有十万,但若是与我近卫军硬拼依旧是拼不赢的,我想清军在吃了这么多次亏后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如果我是清军主帅,我现在只能借助地利主动出击用埋伏的方式击败我近卫军,而整个津门地区地势平坦,无山地丛林可依,就只有大城以北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因而清军很可能利用芦苇荡伏击我们,甚至从芦苇荡里杀出与我们进行近战,大家都知道,近战时弓箭与火器是没有差距的,甚至对于娴熟的弓箭手而言,近战时弓箭依旧比火器好使,但我们还是要走这片芦苇荡!”
  “如今北伐胜利指日可待,关外辽东辽西已尽被近卫军第二军所复,山西也已被近卫军第三军与第四军收复,真定府与保定府方向是我近卫军两个兵团的攻进,建虏现在要逃只能走古北口一带,建虏要撤离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得在他完全撤离前尽可能最大的杀伤他的有生力量,为将来远征或者减少北方威胁做准备。”
  “但若我们不选择走大城方向的芦苇荡密集区域,只集中兵力攻击静海,如果我是多尔衮,会很快意识到守天津卫已无望而调离主力回北京,接着便是撤离古北口。”
  “可我们现在选择的是走这条芦苇荡,让多尔衮和那位建虏的多罗郡王误以为我们近卫军开始骄傲轻敌了,开始盲目自信了,甚至盲目自信到想走捷径从大城方向直接攻取天津卫,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们这是将计就计!”
  刘希尧说毕便下达了命令:“传令下去,将大军所带火油与震天雷全部由第一纵队骑兵营和步兵营带上走三角淀方向的芦苇荡,每人再带两假人,预计第一纵队主力进入芦苇荡时正是傍晚时分,带上假人正好可以给清军造成我们是三四万主力从这里走的假象;
  各部加强警戒,只要有清军发动突袭,就立刻把震天雷与火油瓶丢出去,烧了这芦苇荡!同时炮兵押后在后面半个时辰,由兵团直属骑兵营护卫,一旦三角淀方向传来杀声立即放炮,让这股清军有来无回!”
  刘希尧在下达命令后不久大军便开始准备出发。
  而犹如刘希尧所料,此时的清军的确没有想到明军会是在故意诱使他们,清军副都统戈则拨开芦苇见昏暗天色下密密麻麻从芦苇荡包围下的官道上行进的明军时冷笑了起来:
  “果然如王爷所料,这些明狗钻入了我们的圈套,通知下去,待本将信号弹一起,全部出击,用火器与弓箭给我狠狠地射!待这些明军大乱时,再冲出去,埋伏在芦苇荡里的铁骑也要做好准备。”
  “放心吧,主子,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你一声令下,好让这些明狗们知道知道我们大清勇士的厉害!”
  底下的人这么一说,戈则便逡巡起了眼将弓箭对准了一名近卫军。
  嗦的一声。
  近卫军陈贞慧手里的一假人突然中了一箭,箭穿过假人直接射中了陈贞慧的胳膊,陈贞慧不由得忍痛喊道:“果然有鞑子,大家注意!”
  说着,陈贞慧便将这假人放倒在地。
  而戈则见此还以为是那名近卫军中箭倒下了不由得开始放信号弹:“给老子狠狠地射击!”
  但此时,近卫军也都准备好了手中的震天雷与火油瓶。
  “丢!”
  陈贞慧大喝一声。
  顿时,在这些清军第一波箭矢与枪弹还没来得及大量射出时,大量震天雷已经炸裂在芦苇荡里,同时火油也开始大量弥漫在芦苇荡里,在震天雷炸响的一刻就窜起了漫天的大火。
  北方空气干燥,加上又是傍晚,水汽早已蒸发,因而这些芦苇比往日更加易燃,大火一起,整个芦苇荡就迅猛地燃烧了起来,火光冲天,火势越来越大。
  而近卫军也忙撤离了官道一百步,以官道为隔离带,开始准备埋伏欲撤上岸逃离的清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