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阶梯征税!
酒楼里,双方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大声争执。
表明自己的态度,双方最先开始只是口角之争,但随着时间流逝,也各自争执出了火气,开始动手动脚。
知道最后双方大打出手,从争执演变成了斗殴。
只是,士子们的争吵,却是并不能决定朝堂上的动向,第二日清晨,大朝会召开。
大汉满朝文武齐聚,刘易在朝堂上拿出了黄河治理工程草案来,让朝臣们公开讨论。
商讨到了最后,争执只剩下了一点,那便是财政问题。
所有人都认为治河是应该的,但大汉财政能不能支撑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刘易听着下边满朝文武的讨论,做出了决断,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治河,乃国之大事,自当为之!”
“此等大事,若朕这个开国之君不去做,后世子孙如何还能做到?”
“治河之事,刻不容缓矣!”
“财政能支持要做,不能支持也要做!”
“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三十年,大不了将治河当做一场百年工程来做。”
“朕于有生之年,当见到黄河工程完工之盛景也!”
财政部部长文以泰猛然下跪,开口说道。
“请陛下三思,三万万块银元的花费,财政部实在是无法支应!”
“若财政部财政崩溃,后果不堪设想啊!”
刘易沉吟一阵,开口说道。
“如果现在大汉的财政情况无法支应,那便进行财政改革吧!”
“着令内阁拿出一个可行的财政改革方案出来,呈送御览!”
郑芝龙一步走出朝班,将刘易提前交给他的财政改革预案给拿了出来,开口说道。
“启奏陛下,内阁所撰财政改革方案,请陛下御览!”
刘易颔首说道。
“念出来,念给我大汉的朝臣们听一听!”
郑芝龙领命,翻开财政改革方案读了起来。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我汉顺天应命,自当遵从天之道理。”
“故改革大汉税制,田税之策改为阶梯征税,拥有田地旱田五亩,水田三亩以下者,税率为种田所得的三十分之一。”
“旱田五亩以上,一百亩以下,水田三亩以上,五十亩以下,税率为种田所得的二十分之一。”
“旱田一百亩以上,一千亩以下,水田五十亩以上,五百亩以下,税率为种田所得的十分之一。”
“旱田一千亩以上,一万亩以下,水田五百亩以上,五千亩以下,税率为五分之一。”
“旱田一万亩以上,水田五千亩以上,田亩数每增加一倍,税率也增加一倍。”
“桑田,药田等高附加值田地税率为……”
“商税税率为……”
“盐税,茶税,矿税……”
郑芝龙此言一出,所有人皆是沉默。
这阶梯征税,赤裸裸的就是要劫富济贫啊!
但皇帝的意思并不是表明上的那么简单,所有人也都能明白皇帝的意思,要用税制,来遏制大汉的土地兼并。
土地越多,缴税越多,如此一来,可以大大限制以往民间几乎肆无忌惮的土地兼并情况。
聪明人都能看出来,但是,聪明人也不会出来和皇帝唱反调!
众人听完阶梯征税之事,只是齐齐下拜道。
“吾皇圣明!”
郑芝龙轻轻嗓子,继续开口说道。
“另,大汉税务部增收个人所得税一项!”
“个人所得税依旧按照阶梯征税为基准,家庭人均年收入十块银元以下者,免征!”
“十块到一百块银元者,税率为百分之一!一百到三百快银元者,税率为百分之二。”
也就是如果能赚到十块银元,需要给朝廷交税一百文。
家庭人均年收入能达到十块银元的,都能够算是中产阶级,这个钱对他们来说不算多,并不会引起民愤。
“三百块银元往上者,税率为百分之三!”
这个级别的都已经能够算是富户了,百分之三同样不算多。
“五百块银元往上者,税率为百分之五!”
“一千块银元往上者,税率为百分之十!”
众人闻言,解释沉默。
依旧是阶梯征税!
皇帝的意志十分明确,收入越多,缴税越多。
皇帝对税赋的职能理解贯彻的十分通透,税赋之职能,一为增加国家财政,二为平衡天下的贫富差距。
皇帝想出阶梯征税的法子,端的是聪明至极。
只不过此令一下,天下富人怕是都要骂街了。
但这都不重要,在皇帝面前,谁也不敢炸刺!
如果是后世之君拿出所谓的阶梯征税来,怕是要被喷的抬不起头,一顶与民争利的帽子肯定就扣过来了。
说不定地方还要发生叛乱!
但是现在颁布此令的是刘易,一位手握军权,威望隆重的开国君王。
就算是某些人心存抗拒,也没那胆子站出来反对。
郑芝龙接着开口说道。
“为了发扬契约精神,弘扬诚实诚信之传统美德,大汉将监督天下契约合同之签订。”
“并,征收百分之三的印花税,用作监督费用。”
印花税被称为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的良税。
由荷兰人发明的,这个时代的欧洲国家,普遍都在征收。
当然,印花税和印刷其实没多大的关系。
用专业的话来说,印花税就是对各种合同、营业帐簿、产权转移书据等应税凭证收的税。
也就是说,只有交了印花税,朝廷才会保证合同或是契约的有效性,监督合同契约实行。
当然,也可以选择不交印花税,不用朝廷公信监督合同契约之类的契书实行。
只不过,如果没叫印花税,出事了,被坑了,契约合同实行不下去了,朝廷也是不会管的。
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的商人为了保险起见,肯定都会乖乖的交了印花税的。
郑芝龙说完了税制改革,没给满朝文武说话的机会,便紧接着开口说道。
“另还有一策,印制纸币,用以流通之用!”
“朝廷与皇室共筹保证金一千万银元,一百万金币,用作保证金,以此作保,印刷纸币,缓解国库之压力。”
大汉的纸币印制其实并非直接就把纸币印出来,然后强令纸币取代金银流通。
而是打算暂时只让纸币起到一个补充作用!
也就是说,即使大汉印制纸币了,金银币也还要继续通行一段时间。
并且,纸币的价值也不光是朝廷的信用,还要能够随时兑换成足额的金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