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辽西走廊官道!

  刘文斌是扬州人,家中世代从事商业。
  他此次压货是要去辽东的。
  辽东被朝廷收复之后,百废待兴。
  朝廷为了开发辽东,开始逐渐从北方各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向辽东移民。
  移民到了辽东,也就给辽东带去了市场。
  各种农具,五金都变成了抢手货,他这次去辽东,就是要做生意的。
  新朝对工商采取扶持的态度,商人们做起生意来,能够明显感觉到各种阻碍便少了。
  课卷杂税没了,贪官污吏的刁难没了。
  运送货物路上的税卡也被取消了掉了一大半。
  商人们做起生意来,当然是感觉更加的得心应手。
  刘文斌刚回到客栈,坐下叫上酒席,便看到街面上有一只拖家带口的队伍走过。
  众人对此议论纷纷,有人开口说道。
  “这是那啥移民的队伍吧!”
  一旁有人点头表示赞同,开口说道。
  “看那拖家带口,锅碗瓢盆的,肯定是移民的队伍。”
  “也不知道现在辽东怎么样了?朝廷有没有把建奴的余孽给剿灭干净。”
  “万一还有建奴余孽在辽东,这些移民可就惨了。”
  “……”
  众人议论纷纷的讨论着,刘文斌却是在这些移民身上看到了商机。
  辽东的冬天天气寒冷,这些移民身上的衣服都不算有多厚实。
  自己如果买上一批棉服运到辽东,应该不缺销路。
  想着这些,刘文斌快速从座位上起身,开口说道。
  “大家伙儿先吃着喝着,我已经把帐付过了,小武和我出去一趟。”
  “好咧东家!”
  小武应了一声。
  其余人见此虽然愣了一下,但也没说什么。
  少两个人吃饭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啊,少人了,那他们就可以多吃点了。
  刘文斌带着小武,直接往北京城里的商贸区而去。
  天黑之前差回到客栈,回来时,他们拉着好几个四轮马车的棉服。
  现在四轮马车已经开始在大汉境内推广。
  因为其装货量大的优点,很容易就被大汉的商人们接受。
  虽然四轮马车的地形适应能力不如两轮马车,但北京城内外基本上都是平整的水泥路面。
  所以,城内城外用的基本上都是四轮马车。
  但刘文斌他们是要往辽东去的,出关之后,地形官道如何可就不好说了,所以他们用的是两轮马车。
  这几辆四轮马车是城内卖棉衣的商行的,刘文斌将自己的路引压在了商行,借来的马车拉货。
  他们一行人出城之前,是要将这些四轮马车给还回去的。
  第二日,刘文斌一行人早早的起身,带着人手往山海关的方向走去。
  山海关关墙大开,一行人核验了检查单,迅速往关外而去。
  现在已经是昭武四年的秋天,冬天的辽东太难捱,他们必须要在入冬前返回关内。
  所以,一行人必须得加快行程才可以!
  出了山海关,便是辽西走廊。
  随着满清西迁,辽东的威胁化为乌有,辽西走廊的一系列堡寨要塞几乎被全部拆除。
  并且为了辽东和关内交通便利,大汉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将辽西走廊原来的官道,修建成了一条水泥路。
  现在的刘文斌等人就走在这条水泥路上,感受着脚下坚实的地面,望着平坦的官道,一行人都是震惊的。
  平整的水泥路一眼望不到边,路中间还有分割线。
  划分出来了专供行人行走的人行道,马车行走的车行道,奔马行走的马道。
  各自有各自的路,即使是这条官道异常的繁华,也不见丝毫的拥挤。
  道路两侧,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休息站。
  专门有人在里面开设客栈酒肆,让行人休息。
  每个休息站都驻扎有数名警卫,专门负责治安工作。
  刘文斌他们这一行的目的地是锦州一带。
  如果他们是要去辽南的话,其实从天津港坐船更省事。
  自山海关到锦州小四百里,他们每日能走四十里,路上花费了十天,一行人才抵达锦州城外。
  锦州这座关宁锦防线上的要塞,现在也变成了一座商业重镇。
  关内来的商人,大多数第一站都是在锦州。
  在锦州卸下关内运来的货物,然后采购一批关外的特产,继续走辽西走廊,返回关内。
  现在的山海关,比起其军事作用来,其实更像是一个收费站。
  因为辽西走廊的那一条水泥路官道,出入关墙都要从山海关走,该缴纳多少赋税,谁也躲不了。
  不会有人因为想要偷税漏税,而故意不走水泥官道的。
  因为路况!
  走水泥官道,路面平整,一天行四五十里完全不是问题。
  并且应有朝廷在休息站驻扎有警卫,所以也不用担心路遇劫匪,安全有保证。
  但是不走水泥官道的话,路况不好的地方,可能一天累死累活,走不出去十里地。
  说不定还会遇上劫匪,到时候别说货了,脑袋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再说了,即使没碰到劫匪,万一被大汉税务部的稽查队碰上,那后果更惨。
  现在大汉税务部的战斗力可是爆表的。
  自从成立以来,稽查天下税赋,每年都能抓出一大批偷税漏税的……
  所以,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乖乖的缴税换平安,便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
  瓦剌部的固始汗入朝,然后就没能回到草原,被大汉皇帝给封了一个郡王,留在南京了。
  这事情大汉办的是有点不要脸的。
  草原上肯定有很多人不服,暗骂大汉不讲武德。
  但是这都无所谓,大汉的拳头大,那么大汉的话就是真理。
  鞑靼部大部分都被满清带着西迁了,剩下的瓦剌部大小部落,在汉军的北伐大军大举开赴草原之后,都被迫接受了现实。
  汉军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震慑过去,后面的基层官员跟进,统计各部落的人口,牲畜等。
  那些部落的头人知道,被大汉这么一搞,他们的底子也就被汉军给摸清了。
  但也没人敢对大汉的基层官员下黑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草原被大汉摸透。
  原因则是因为,在汉军刚开进草原时,曾经有大汉向草原部落派遣的基层官员在一个部落中遇害。
  死因说不清楚!
  汉军将领却是查都没查,直接下令,事发部落整个部落上下男女老幼皆杀之!
  然后还用他们的人头铸了京观,用以祭奠那个遇害的基层官员。
  再然后,就没人敢对大汉的基层官员下黑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