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女_分卷阅读_42

  此事进行得十分隐蔽,只等着一个机会给元信下绊子。东风一来,困住元信,奏抄立刻就会呈于朝会之上。不论女皇及李乘风愿不愿意听,不论太女及山东党愿不愿意承认,这块烂疮都会暴露在关中烈日之下。
  到那时,元信的庇护便会尽失,元家亦会遭受重创。
  颜伯辛心中想着这计划,将面前鱼汤饮尽,只听得李淳一压低了声音道:“皇夫最近有动作,你得到消息了吗?”
  皇夫与元家是休戚与共的,他近来大约是察觉到了山东的异常,暗地里进行着一些调查与干扰。他虽然身体抱恙,但毕竟当年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不会轻易容许元家出事,自然也会成此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李淳一提醒颜伯辛不要忘了警惕皇夫的势力,是十分慎重的。她面上自始至终没有一缕轻松神色,因她不仅要筹谋此事,还忍不住担心远在关陇的宗亭。
  关陇的消息她太后知后觉了,西边局势如迷雾,宗亭单枪匹马,同样是安危难测。
  宗亭控制了玉门关守军之际,乔雍的安西都护府驻军也从沙州西境撕破了口子,气势汹汹杀了进来。吐蕃铁蹄转而迎战西州军,却没料东北方向的玉门关守军也杀了过来。
  吐蕃军顿时陷入被夹攻之境,却仍然负隅顽抗。就在这时,乔雍的西州军也开始了对吐蕃边境的敲打,吐蕃军家门口失火,又处于被合围之劣势,只好落荒而逃。
  沙州一役,尽管有乔雍帮忙,仍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趁这口气还旺着,宗亭甚至没来得及与乔雍道谢,便率一众精兵东行。
  乔雍却也忠义,因担心玉门关守军空虚,仍留部分西州军镇守,以防吐蕃趁虚摘果子。
  没有了后顾之忧,宗亭的东行之路也更顺利。铮铮铁蹄连夜赶路,兵临肃州城下时,简直杀了于恪一个措手不及。
  于恪等了宗亭许久,万万没料到他会先解决了吐蕃再折回来,且还顺利策反了玉门关守军。
  作为关陇军的老人,于恪对宗亭并不十分熟悉。宗亭虽然年轻,但他那时到关陇来没多久便养就了变化莫测的脾气。小小年纪做事就深不可测,且比谁都下得了狠手。如果他没有着急回长安任职,而是接任关陇到现在,恐怕也没有于恪什么事了。
  于恪这时静坐在密室里,听外面的副将报道:“宗亭只带了一千骑兵。”
  “开始攻城了吗?”于恪闭着眼问。
  “还没有。”
  难道在等后援?于恪又问:“后边还有兵吗?”
  “没有。”
  于恪沉吟不言了,那副将道:“恐怕也是强弩之末,可要安排箭兵到位?”
  于恪不答,却低声问身边一个小兵:“桓涛如何了?”
  “仍不吃不喝,几乎是死了。”那小兵回得很肯定。于恪霍地起身:“将人泼醒,拖到城楼上去。”他走两步又道:“将那小娃也带上。”
  他说完终于出了那密室,守在外边许久的副将松一口气。于恪同他道:“照你说的,安排好神箭手。”
  他说着就往城楼上去,而此时一只漆黑乌鸦正从肃州城楼上飞跃而下,恰好落在了宗亭肩头,低头将尖喙中咬着的一支细竹管给他。
  城楼上顿时火光闪烁,进入了随时战斗的警备状态。
  那副将上了城楼,遥遥朝城楼下看去,抿唇不言。
  此时被关押在密室多日的桓涛及其小儿阿璃终于被几个士兵拖上了城楼,桓涛已是奄奄一息,阿璃则不知所措地在旁边哭。
  几个士兵挥开阿璃,架起桓涛将他往前移,并将火把举起来,对下面喊道:“往后撤,不然将他扔下去!”
  这时宗亭旁边一个副将高声回道:“让于恪那老不死的出来!有种别做缩头乌龟!拿老幼当人质算鸟个好汉!”
  然任凭他这样喊,于恪却迟迟不出现。
  桓涛这时费力撑开了眼皮。这一切纷杂如蚊蚋声入耳,令人头疼欲裂。他模糊视线依稀辨出了宗亭的金箔面具,耳边又响起了小儿的哭声,他回头看一眼阿璃,又将所有希望都遥遥嘱托给了马背上的宗亭,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力,他忽然挣开两边的人,骤然从城楼上跳了下去。
  惊叫声随即传来,坐在底下的于恪眼皮霍地一跳,闻得外面士兵禀道:“姓桓的跳下去啦!”
  于恪被这一激,竟是登上了城楼,一把将阿璃抱了起来。
  阿璃被父亲这纵身一跃吓得还未回神,却又被于恪猛地抱起,他看到了城楼底下的点点火光,也看到了带着金箔面具的宗亭,最后看到了父亲的尸体,顿时嚎啕大哭起来。
  乌鸦叫声凄厉响起,宗亭面具后的怒气一触即发。城楼上的神箭手已悉数就位,于恪下令放箭,然却一点动静也无。于恪抱着阿璃,转头看向不远处那副将,咆哮道:“令他们放箭!”然那副将却一动也不动。
  于恪惊觉被背叛,往后一步赶忙唤亲兵队长,两队交锋顿时混战厮杀起来。
  这时候于恪仍紧抱住阿璃,以其为人质往后撤。阿璃踢他咬他,却压根不能挣开分毫,那哭声凄厉起来,这时忽有一只乌鸦飞上来,狠狠朝于恪后颈啄下去,于恪双手一颤,阿璃便跌倒在地。
  就在此时,忽有一壮汉拎了只桶冲上来,将满桶的油朝于恪泼去,并将他死死按在了城墙上,壮汉失心疯似的咆哮道:“姓于的你还我舅舅!”他力气大到简直要将于恪骨头捏碎,一支火箭自城下稳稳飞窜而来,直扎入于恪后背,火舌遇油霍地窜起,于恪整个人便烧了起来!
  宗亭收弓偏头,面无表情对身边的大嗓门副将道:“喊那个白痴松手,让他保护好阿璃。”随后一夹马肚,速朝舅舅的尸体奔去。
  ?
  ☆、【四八】肃叛贼
  ?  从高处坠下,几无生还可能。桓涛在生死一事上的决定似乎筹谋已久,因绝食而枯瘦的身体横在冷硬地面上,火光照耀下,死气沉沉。在骑兵踏进城门之前,宗亭捞起了舅舅的尸体,免他再受屈辱。
  城门此时乍然大开,里面拼杀声不绝于耳,关陇内部隐匿未发的矛盾,此时如火山喷薄之势,彻底爆发开来。精锐骑兵随宗亭冲入城内,城楼顶上的于恪则彻底燃成了火团。叛军少了头领,却仍混战不休,夜晚的肃州城楼,骤然惊醒。
  武园被灼伤了手,乍然回神松开后,只见于恪那火团发了疯似的朝阿璃扑过去。他霍地冲上前,将地上的阿璃抱起来,于恪扑了个空,忽瘫倒在地,一番痛苦挣扎后,很快就不再动了。
  火舌在夜风里翻飞跃动,阿璃惊得眼泪都收进了眼眶里,只有一双被热火灼得发红的眸子,暴露出了内心的恐惧与无助。武园一手抱着他,另一手拾了地上大刀,转身就朝冲过来砍杀他二人的士兵挥了过去。
  血珠子飞溅到阿璃脸上,武园抱着他继续与叛军厮杀,甚至分神安慰小娃:“阿璃别怕,哥哥罩着你!”
  底下战场的形势逐渐分明,叛军转而落于下风,几个将领罔顾士兵从北门而逃,武园冲下去时,宗亭正率一队骑兵折去西北方向追捕叛将。
  桓涛的尸体陈于东南一隅的石台上,一只漆黑乌鸦蹲在一旁警敏盯着,动也不动。宗亭将舅舅与弟弟都交给了武园,自己率军飞奔出了城。武园于嘈杂混乱的形势中看他绝尘而去的背影,陡地敛神大步朝那石台走去。
  马蹄声震耳欲聋,越往西北越是广袤荒漠,亿万星辰观望尘世纷争,却不动声色。干燥又凉的夜晚,灰尘绕着火焰舞动,追击队伍忽然兵分两路,宗亭的副将不断回头催促身后骑兵,眸光紧盯已经逃至前方谷地的叛军将领。
  这追逐似无休止,然就在叛将们快要出谷之际,忽有铁蹄声震碎了前方的平静,近百骑兵如夜鹰从天降般压了过来,黑沉沉的一片。骏马长嘶,百弓齐张,围成网般将叛将的去路都阻断。
  宗亭这时终于将他们的脸都看清,副将隔着老远大喊问道:“相公可要留活口吗?”
  此时那几人早成了众矢之的,已有人下马跪下来求饶,那人道:“某一时糊涂,错信了于恪,还请相公饶某一命!某将来一定为相公鞍前马后,赴汤蹈火!”
  “吐蕃进犯沙州时,你是第一个弃城带兵逃的。”面具后的宗亭声音寡冷,“这样的人,怎么有脸继续活下去呢?”
  那人脸一阵青黑,这时他旁边又有人噗通跪下:“于恪拿家中老幼的安危逼迫某等,某等实在是——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就要做这样的事吗?舅舅平日里的宽厚仁义看来都喂了狗。”他说得越平静,在这火光闪烁的夜里就越可怖,那面具仍挂在脸上,金光闪烁,袍子鼓起来,里面蓄满了黢黑的风。
  “还是觉得我残废了管不到关陇,所以就敢胡作非为了呢?”关陇内部的迫害与争斗,数十年来从未止歇,多少人因此无辜死去,百姓又遭了多少罪,这些他都记得很清楚。关陇该平息了,帝国需要万众一心的边军,现在需要,将来也需要。
  那几人都不敢再出声,天地间静得出奇,甚至可闻得风声。
  宗亭声音里透着死水般的平静:“我饶了你们,惨死在吐蕃铁蹄下的沙州百姓却不会饶了你们,舅舅九泉之下也不会放过你们,你们还是去死好了。”
  他说完忽然扔掉了手里的火把,对面的副将得令,所有人的弓悉数张满,霎时间百箭朝下齐发,沾染了夜晚凉燥气的冰冷箭头遇血肉而烫,却又瞬冷。
  宗亭面上闪过一丝厌恶,他调转马头,众人亦跟着转向,杂沓马蹄声又响了起来,只寥寥几人留下来收拾残局。
  踏着夜色飞奔回肃州城内,局势已到了收尾阶段。这一番权力变动仿佛梦一场,自然地结束,甚至没有惊动到沉睡的百姓。
  宗亭翻身下马,一个孩子朝他飞奔而来。浑身是血的阿璃紧紧抱住了他的腿,因为过度的惊慌与悲伤,幼童抓着他的力气大得惊人,仿佛想要借此挣脱这噩梦。
  他略微俯身,阿璃便往上攥他的玄色道袍,面上的血泪鼻涕,全擦了上去。
  “哥哥。”小孩子的声音里藏着无可依傍的害怕,同时又有抓住救命稻草的迫切:“哥哥。”
  宗亭本要将他抱起来,但却只卸下了冰冷的假面:“我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