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_分卷阅读_144

  姜雪宁坐下捧起来便喝了一口,笑着道:“也蛮好。”
  那娘子倒有些没想到这小姑娘看上去娇滴滴的却好似对这些浑不在意,愣了一下才拎着茶水走开。
  这么个简陋的茶铺来了这样两个姑娘,难免惹得周遭人瞩目。
  但这毕竟是在京城外头,谁不知道是天子脚下?
  想也知道这两位姑娘身份不简单,便是外头系着的那两匹马都不寻常,也没谁敢上来搭讪什么,更没有人敢生出什么歹心。
  “如今走南闯北做生意不容易啊,一到冬天边境上边乱得很,今年也不知怎么朝廷连兵也不出了,搞得我生意都没得做,只能提前回来过年了。唉,被婆娘知道,又要骂上一顿!”
  “你还不知道吧,京里出事了……”
  “是啊,就勇毅侯。”
  “也没那么坏,世上条条都是道,北方的生意不好做,往南方转嘛。也没有外族滋扰,物产还丰饶,走上一趟能赚不少钱。咱们交上去那么多的赋税,朝廷也算在做事,你看这条条官道直通南北,横贯东西,去蜀地都要不了几天,顶多到那边翻山越岭时难上一些,可比往日方便不少。走上一趟,车马没以前劳顿,能省上不少钱了。”
  “哎哟,一说起这蜀地……”
  ……
  客商们都是走南闯北的,很快便聊了起来,偶尔也有夫妇两人带着的孩子哭闹玩耍,倒衬得这小店格外热闹。
  姜雪宁听他们议论朝廷,下意识就看了沈芷衣一眼。
  沈芷衣的目光却落在面前那盏粗茶上。
  她的手指搭在茶碗粗糙的边沿,过了很久才端起来,姜雪宁一惊便要开口,但还没来得及说上什么,沈芷衣已经轻轻抿了一小口。
  这种路边歇脚的茶铺的茶都是用上等茶叶留下的碎渣泡出来的,淡中有涩,回味没有什么甘甜,反而有些隐隐的苦味。
  实在连将就二字都算不上。
  沈芷衣的神情有些恍惚。
  姜雪宁凝望着她,直到这时候才敢肯定:沈芷衣是带着心事出来的,一路上似乎都在想着什么,便是见到她的那时候也没有放开。
  可这时候也不敢深问。
  正暗自思索间,不远处的道上溅起些尘沙,是几匹马护着一辆马车过来了,马车的马头上还系了条鲜艳的红绸,一看便是有喜事的。
  远嫁便是这般的规矩。
  由夫家派人来接,娘家再随上人和礼,一路送自家的闺女去往夫家。
  昨日曾去过蜀香客栈通报消息的那壮硕汉子看了看前面的茶棚,犹豫了一下,刚要向车里问要不要停下来大家喝口水再走。
  没想到那茶棚里便有人喊了一声:“芳吟!”
  到蜀地可要一段距离,按着他们的脚程怕要半个月才能到,所以尤芳吟今日都没穿上嫁衣,只是穿了一身颜色鲜亮的衣裳,发髻上簪了花。
  刚出府时,还有些失落。
  可待听见这一声喊,她便骤然转喜,立刻对韩石山道:“就在这儿停!”
  尤芳吟下车来。
  姜雪宁则从茶棚里出来,沈芷衣跟在她后面,也朝这边走。
  韩石山便是任为志新请的护卫,武艺高强,正好一路护送尤芳吟去蜀地,这一时见着两个漂亮姑娘朝这边走来,不由得呆了一呆,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尤芳吟却是瞬间眼底泪都要出来了:“我还以为姑娘不来送我了。”
  姜雪宁“呀”了一声:“怎么着也是成婚的大好日子啊,妆都上了,你这一哭又花了,可没人再给你补上。这不是来了吗?”
  沈芷衣在旁边,看了看尤芳吟,又看了看她身后送她去蜀地的那些人。
  于是问:“这是要嫁去哪儿?”
  尤芳吟这时才注意到姜雪宁身边还有个人,一抬眼先注意到了她的容貌,进而注意到了她眼角下那条疤,有些好奇,但有生人在场,一下又有些露怯。
  姜雪宁便道:“这是乐阳长公主,在宫里很照顾我的。”
  一说“乐阳长公主”,尤芳吟吓了一跳;
  但接着听她在宫里照顾姜雪宁,她神情里便多了几分感激很亲近,好像受到照顾的不是姜雪宁,而是她自己一样。
  忙躬身行礼:“见过长公主殿下。”
  周围包括韩石山在内的护送之人都吓了一跳,原以为接的未来主母不过是个伯府庶女,哪里料到此刻来送她的人里竟然还有公主,都不由生出了几分畏惧,同时也对尤芳吟刮目相看,暗道未来主母是个有本事的人,完不能看表面就将她小觑了。
  沈芷衣淡淡地:“不必多礼。”
  尤芳吟这才有些战战兢兢地回答:“是要嫁去蜀地,我自生下来开始还从没到过那样远的地方呢,听说山高路远,才派了这么多人来接。还有条蜀道,可高可险了!”
  沈芷衣又恍惚了一下:“那样远啊……”
  “是啊,离开京城也不知还能不能再回来。”
  尤芳吟点了点头,似乎也有一些担心和忧愁,然而她回头望了一眼背后那被冬日的乌云层层盖住的恢弘京城,清秀的眉眼便舒展开了,担心与忧愁也化作了轻松与期待。
  “不过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不回来也好。”
  对她来说,这座京城里,除了二姑娘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人和事。
  走便走了。
  纵然有一日回来,也一定是为了姜雪宁回来。
  她并没有多少离开故土的舍不得,反而对即将到来的全新生活充满了热切的期盼,整个人由内到外,焕然新生一般,透出一种光彩的明朗。
  灰蒙蒙的天际,低低地覆压着大地,凋零的树木在远山叠出层层的阴影,偶然间能瞥见一抹寒鸦的影子掠过高空,向林间避去。
  大雁早已经飞向了南方。
  地上是连天的衰草,可明岁春风一吹便会漫山皆绿。
  沈芷衣的目光也随着这连天的衰草去得远了,去到那阴沉沉压抑着的天空,由仿佛是追逐着那一抹没了影踪的寒鸦,不知归处。
  离开京城,远嫁蜀地。
  她轻轻笑起来,眉目间却似笼罩上一股难以形容的苍凉惆怅,道:“去得远了也不错啊,真羡慕你,离开这里便自由了。”
  “……”
  姜雪宁终于知道先前那股不对劲来自哪里了。
  上一世沈芷衣去番邦和亲是什么时候?
  就在翻过年后不久。
  她原以为还有几个月,可难道沈芷衣现在便已经有所知晓了?
  远远地,马蹄声阵阵传来。
  京城方向的官道上竟迅速驰来了一队禁卫军,一直来到他们附近,为首之人看见沈芷衣才放下心来,颇为惶恐地翻身下马,向她行礼:“见过长公主殿下,太后娘娘和圣上得知您出了城,都有些担心,特命末将前来护您周全。”
  沈芷衣神情间便多了几分恹恹。
  她早知道,说好的放她出宫来散散心,也不会有很久。
  于是笑了一声,对姜雪宁道:“我回宫去了。”
  姜雪宁心底忽然一揪,那一瞬间竟感觉出了万般的伤怀,也不知哪里来的胆子,竟拽住了沈芷衣一片衣角,忽然忍不住那股冲动问她:“殿下也不想待在宫里吗?”
  沈芷衣脚步一顿,回眸看她,沉默了片刻,才淡淡一笑,道:“谁想呢?”
  但好像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别的能说了。
  这世上便是有人命不由己。
  她回身直接返身上马,也不管奉命来护她周全的这帮禁卫军,便直接驰马向着京城而去,将所有人都甩在了身后。
  姜雪宁站在原地,远远望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官道上,被阴翳的天幕遮蔽,久久没有动上一动。
  这一天,她送走了尤芳吟。
  这一天,鞑靼来求亲的使臣入京朝见了皇帝。
  也是这一天,她一个人牵着两匹马回到姜府,便被姜伯游叫了去,说:“三司会审定了案,勇毅侯府勾结平南王逆党,有不臣之心,然念其一族曾为社稷立功,圣上不忍刑杀,特赦免其三族死罪,家财抄没充公,削爵贬为庶民,只燕氏主族杖三十,流徙黄州,非诏令相传不得擅离。唉,圣旨已经下达,已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第112章 心扉
  贬为庶民, 家财充公,流放黄州。
  上一世呢?
  上一世不仅贬为了庶民,一族上下女者充为官妓, 男者罚为贱奴, 罪敢抗旨者处死,三族之内皆流放至百越烟瘴之地,离家去国四千里,一路都是苦难, 勇毅侯燕牧才到流徙之地没多久便因湿热天气引得旧伤复发,缠绵病榻没多久便咽了气。
  这一世比起上一世已经好了太多。
  可到底还是要流放吗?
  黄州。
  黄州又是哪里?
  两世姜雪宁都不曾踏出离京城太远的地方,即便是曾在书本上看见过这个地方, 也很难去想象那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是不是住得人,又到底有多远。
  姜伯游却是深感庆幸, 眼看自己这女儿忽然之间神情怔忡,生恐她忧愁于勇毅侯府的境遇,忙宽慰起来, 道:“黄州地在湖北, 虽则二十年前平南王一役挥兵北上时的铁蹄曾经踏过,以至于如今此地成了一座荒城、废城,可比起什么寻常流放去的西北、辽东、百越, 已经好上了太多。顶多是日子苦一些, 好在性命无虞,只当是寻常百姓。若熬得住,将来未必没有起复的时候。”
  姜雪宁静默不言。
  姜伯游又道:“这已是圣上法外开恩, 说是念在侯府劳苦功高的面上,实际上还是为温昭仪腹中那还未出身的孩子着想, 不愿溅上血腥,宁愿放过侯府,为那孩子积福。不然但凭着侯府敢于平南王逆党联系,只怕是无法见容于侯府的。”
  道理姜雪宁都明白,然而只要想到勇毅侯一府上下皆要背负冤屈,离开世代居住的京城和优渥的生活,去往黄州,连着那少年也要一并去受苦,她便能感到那种惆怅从心底深处翻涌上来,让她格外地难受。
  她问:“什么时候呢?”
  姜伯游想了想道:“如今天气这样寒冷,且又抵近年关,怎么着也该是年后吧。”
  姜雪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又听姜伯游说了一会儿话,她终于回了自己房中。
  屋内一应摆设已经简单了不少。
  古琴蕉庵装在琴囊中,斜斜地悬挂在墙上;燕临生辰冠礼那日叫她帮忙收好的那柄剑,无言地藏在剑匣中;走到妆奁前,掀开一只小小的盒子,已经干枯的茉莉手串静默地躺在里面。
  *
  天牢深处,即便白日也如黑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