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药女:富贵临门_分卷阅读_192

  “妹妹,你可以在金鸡镇药铺坐诊行医了。”
  “金鸡镇的郎中医术没有妹妹高,妹妹就是在燕城药铺也使得。”
  “妹妹,燕王府给了你一千两银子,你可以拿着这笔银子在燕城开药铺,悬壶济世!”
  “对啊。妹妹的医术完全可以自己开一家药铺。”
  李家四个少年激动无比,为李如意憧憬未来。
  赵氏心道:这是男子的天下,什么行当都没有女子出头。从未听说过女子开药铺的。
  她见四个儿子这么高兴,不忍心让他们难过,便没有打断他们。
  “开药铺?”李如意微笑轻轻摇了摇头,“开药铺可不是简单的事,不是我一个人就能行的。我听五狗子说,金鸡镇的药铺有两个坐堂郎中,有一个药师,还有两个药徒。两个郎中、一个药师都是出自行医世家。”
  金鸡镇只是一个镇子,药铺就有五个郎中药师药徒。燕城的药铺至少得有十几个郎中药师药徒。
  这个行业的人大都是子承父业,医术一代传一代,积攒了许多的人气,背景自是深厚。
  李如意要是开药铺就得从别的药铺挖人,还得大量的进药材,跟别的药铺抢资源。
  186决定买房
  她医术高明,用不了多久就会把同行的患者抢过来。到时树敌太多,腹背受敌,说不定哪天就被同行联手坑了。
  再说李家无权无势,她是个女子,要是患者让她出诊,她没有拒绝的能力,也没有自保能力。
  在大周国的封建统治下,她想要活得长久,想让李家得到富贵,必须低调。
  别说开药铺,就连拥有行医文书这件事,她都不会公开。
  李英华冷静下来,跟三个兄弟道:“开药铺不是件简单的事。”
  李福康问道:“我们家可以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行?”
  李如意便将心里所想全部说了。
  李家四少年均是一脸感慨,心道:妹妹要是个男子就好了。要是我现在是高官能给妹妹撑腰就好了。
  “我的儿想得可全面。”赵氏没想到爱女想得这么深远,思想这么成熟,“那就我们都听你的,不要将此事宣扬出去。”
  “闺女,你快把这些财宝都收好,以后当你的嫁妆。”李山的性格非常倔强,也非常保守,甚至有很强的小农意识,但是他不会像别人家的爹把女儿得到的好东西都扒拉给儿子。
  李家四兄弟直接把银票塞在李如意的手里,然后把礼物全部拿到她的卧房。
  李如意笑道:“两箱书就放在你们房里,方便你们瞧看。”
  “多谢妹妹。”李家四兄弟喜滋滋把两大箱重重的书抬回自己的房,然后这就拿起书看。
  这边李如意跟李山夫妻道:“爹、娘,我之前有一个想法,之前银子不够不能实施,如今有了银子,我想跟您们商量,我们家在长平县城买房吧,这样我们家离江哥哥府里就近了,我哥哥可以每日去找江哥哥。”
  李山忍不住道:“闺女,咱们家有房子住,你怎么不买地?”
  赵氏已经听呆了。
  十几年前,赵氏还是当姑娘的时候,赵家在镇里住,她的爹娘不止一次说,镇里的开销比村里多,但是好处也比村里多的多。
  赵氏的爹娘生前最自豪的事就是把家从村里迁到镇里。
  这次李如意说要把家搬到县城,长平县城比金鸡镇繁华多了。
  赵氏自是一百个同意李如意的想法,可是家里的买卖怎么办,去县城了还能做买卖吗?
  李如意反问道:“地?”
  李山苦口婆心的劝道:“闺女,你买地可以租给佃农,每年都能收粮,买了房我们自家住,可收不了房租。”
  “爹,您对买地可真执着。”
  李山很是激动的道:“那是。我们家人口这么多,至少得有百亩地才行。”
  赵氏觉得快要跟不上女儿的思维了,便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我的儿,娘听你的在县城买房,只是家里的豆腐房怎么办?”
  “在县城也可以开豆腐房。”李如意早就想过了,她们家认识县城的郝县令,又跟江青云关系亲近,现在又跟燕王府打过交道,完全可以把豆腐房开进长平县城。
  李山问道:“豆腐房那么大,在县城怎么开?”
  李如意早就打听过了,道:“县城有四、五进院子的宅子,我们可以买那样的房子。”
  李山目瞪口呆,显然被李如意超前的想法吓住了,“那得要多少钱?”
  李如意答道:“二、三百两银子吧。”
  李山觉得呼吸都有些困难了,头摇得像拨浪鼓,“这怎么使得。太贵了。贵得太离谱了。前些天三百两银子能买一百亩地。”
  别说李山,就连赵氏都觉得太贵了,要知道当年赵家在镇里买的有两进院子十间房的宅子才五十两银子。
  “那我们家可以买离县城城门不远的房子一百两银子就够了。这样我们家可以跟江哥哥做邻居。”
  江府距离长平县城城门三里路。
  李如意上次去江府之后就打听了,要是在江府旁边买一座四、五进的宅院,需要一百多两银子,要是买地皮自己建,也就八十两银子。
  李如意就知道爹娘不会同意,这就是她的策略,先说贵的,然后再说便宜的,这样爹娘就会觉得便宜的好便宜啊。
  果然,赵氏听到一百两银子,就很心动的点点头,立刻跟李山道:“只是隔着县城城门,城门里的房三百两,城门外的房只要一百两,一下子少了二百两,我们家就买县城城门外的房。”
  李山喃喃道:“一百两能买三十三亩地,良田,那可是良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