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分卷阅读_29

  陈安已经发觉,用好钢材可以比用铁料省电能,而铁料又比矿石省电能。提炼材料的耗电越少,可用于制造军火的电能就多,生产速度自然就上去了。他都巴不得将所有生产出来的钢材都送到军火库去。
  只是像钨矿、镍矿、铬矿之类的金属,国内能够提炼的也不多,陈安只好一边购买国外金属材质,一边大量收购原矿了。还有就是枪托所用的木料,西洋人传统用胡桃木,国内则多用桦木和核桃木,沙俄用的又是橡木为主。陈安反正是材料单上的木头,统统收购,越多越好。
  只是他也很好奇,那些矿石的碎末,以及木头的碎屑都到哪里去了,反正他是没有清理过。难道都被用在了所谓的持续强化上面,当然这只是陈安猜测而已。
  春暖花开的季节,陈安组织人手在白水江一侧回湾处修筑一条宽阔的引水渠道,利用充足的水源,将新购买的两组一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正式启用发电。连绵不断的电力线路,一路南下输送到北方工业公司,一路北上输送到陈家庄军火库。
  陈安满怀希望地走进军火库,却发现没有收到升级的提示,但是仍然收获一份惊喜,生产所需的能源需求倒是满足了,单位时间产量顿时翻了一番,只是这样一来原料供应又非常紧张了。
  如今,碧口码头有一半的船只都是为北方工业公司收购原料服务,却依然不能充分满足陈安所期望的运输量。最大的瓶颈就是碧口到昭化这一段水运航道,过于险急导致不能通行较大吨位的船只。
  实际上即使疏通了碧口到昭化这一段,还有昭化到重庆这一段航道的问题。同样是河道险滩急流过多的问题,昭化到重庆航道也只能依靠纤夫拉行较大吨位船只,而不能使用小火轮上下。大批北方工业公司订购的货物,堆满了重庆办事处买下的几个大型码头仓库,无法及时运抵碧口。
  等到白龙江铁桥竣工再去考虑疏通河道,那就太迟了,很多事情都是可以一并实施的,陈安终于下定决心,彻底整治一下碧口到重庆的航道了。
  牵涉两个省份,甚至两个国家的利益,明面上是肯定走不出来的,只好去搞张虎皮来,弄个洋人公司偷偷摸摸地干了。英国人号称长江流域是他们的地盘,更是几乎垄断了长江航运。
  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陈安找来了莱恩。
  莱恩自从北方银行卷发行成功以后,就一直无所事事,因为他只会玩印刷。而陈安最多还有一些教育书卷要印制,也根本用不到他这位大才。
  “莱恩,不要整天在那里搞油画了,中国人不懂那玩意,卖不掉的,还是帮我做点正事吧。”陈安示意莱恩自己泡茶。
  莱恩耸耸肩,“老板,可我除了印刷,就只会画画了。”
  “什么事都可以学吗。你去上海,让克劳泽给你物色一个英国人,或者干脆你泡上一个英国妞也行,实在不行,你加入英国籍都成。反正就是要用英国人的名义,给我开一间小小的航运公司,只负责我们公司内部的运输,但是一定要挂靠在英国人的长江航运名下,而且要得到他们的有力保护。”陈安给出了任务目标。
  “可我从来没有干过呀?”莱恩说道。
  陈安笑了起来,“除了那个英国人的名义,其他的事,我都会派人帮你的。你只要站在前面,耍嘴皮子,扔大红包,能让英国人帮我们开路就是了。”
  莱恩也不推辞了,稍微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真没事干也是非常无聊的,尤其是现在又是薪水多得没地方花的情况下。
  克劳泽很是诧异,莱恩能被老板一起放到上海,当初可是明说了只能轮流来的,但是也没有说什么,拍了拍莱恩的肩膀,“莱恩,上帝给我们找了个好老板。”
  莱恩大笑不已,“当初可是你带我去骗他的。”
  “悼念逝去的mr张,如果不是他在上海码头骗我们说,朝廷官员都是蠢笨如驴,胆小如鼠,我们也不会去甘肃不是?”克劳泽突然有些感激,那个狂妄而又好色的中国同伙了。
  “他命不好,指谁不好,要指老板夫人,唉。”莱恩亦是祷告了一番。
  两人一阵嘀咕,很快定下来将来行事的计策。
  自然是选择中策泡英国妞了,莱恩在这一点上坚决赞同。为了方便行事,他干脆把自己重新包装成一个曾经在西欧大陆上四处谋生的英国移民。这个也是可能的,莱恩祖上确实具有英国人的血统。
  不过既然大老板要避讳,莱恩准备成立的公司当然不能带有北方的名号了,这让他为之惋惜不已。
  游荡的时间有些久了。不比当初刚到上海举目无亲,现在的两人也算是有公司的人了。见惯了老板的胆大包天,两人知道在中国已经是可以安心生活,而不用担心有什么狗屁追捕令。自然而然,克劳泽和莱恩都有点想成立一个家庭了。
  第五十章 英国商人
  初夏时分,随着几声汽笛,上海码头徐徐靠来一艘英国远洋客轮。喧哗的人群中,拎着皮箱,戴着文明帽的莱恩,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奋力挤出了码头。重新整了整身上已经有些皱褶的西服,莱恩走向一旁的人力车夫。
  几个经验老道的车夫飞快拥了过来,几句半生不熟的哈罗。
  莱恩非常有兴趣的用自己刚学的英语,努力跟车夫们交流,顿时让本来就只会说哈罗哈罗的车夫们茫然不知所措。
  一个车夫很机灵,马上举起一个手指,大声说,“一块鹰洋,随便你去什么地方?”
  刚好有一个专门在码头帮人做临时翻译赚几块钱的中年人跑了过来,马上对车夫说,“一块鹰洋给你,其他的给我,我来翻译。”车夫大喜,马上点头不迭。
  翻译转过头来,用英语对莱恩说,“先生,他说三块鹰洋,就可以帮你送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莱恩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他妈的,我难道看上去很好骗吗,上次来也是这样。
  “他姥姥的,一块鹰洋值七钱多银子,你还要三块,当我是猪呀?”莱恩突然用中国话破口大骂,他实在忍不住了。
  所有人都一瞬间石化了。
  假洋鬼子懂中国话?几个想上来蒙一把的人,顷刻间化作鸟兽散了。
  气呼呼的莱恩左右一看,所有还待在原地的人力车夫们纷纷避开他的眼神。不怕洋鬼子钱多少,就怕洋鬼子懂中国话,不好蒙呀。
  最后,莱恩干脆把实际上是空空如已的手提箱,顺手扔到一个看上去老实的车夫人力车上,也不管对方同意不同意,一屁股坐了上去,“去英国领事馆。”
  跑到香港,砸了一叠美元下去,立马就成为了英国籍商人的莱恩,又偷偷在半路上登上英国开往上海的客轮,成功地将自己打扮成英国来华创业的年轻商人。到了上海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去领事馆报备一下,然后借助工部局高层,结识英国长江航运集团,为下一步计划做好准备。
  半个月后,一次偶然的舞会,莱恩意外邂逅了刚来上海不久英国姑娘凯特。这位美丽姑娘的父亲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医生,也是应一位亲戚的邀请,携女儿来华发展的。而这位亲戚正好是英国长江航运集团的高层之一。
  接下来的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莱恩很快结识了北方银行的总裁克劳泽,双方相谈甚欢。凯特父亲非常欣赏女儿新结识朋友莱恩,因为他谦卑稳重,而又富有活力朝气。在与凯特父亲的一次下午茶时,莱恩深受启发,决定干些正事施展抱负。
  这个时候,克劳泽刚好为了运输货物的事情而烦恼。于是,莱恩决定参与航运业小试牛刀一番。
  创业是很艰辛的,屡屡碰壁的莱恩在和凯特交往中大吐苦水。在凯特父亲的引介下,英国长江航运集团的高层很快伸出了援助之手。
  英国人集团对这个刚刚注册的小航运公司很感兴趣,提出愿意注资入股,然后帮助承揽有些小型业务。但是莱恩拒绝了。
  几经周折和不停的幕后交易之后,莱恩提出的按轮船吨位上交管理费,只承运北方公司货物,必要时还帮助集团运输。高层商议后,很快同意了这个建议,只是对总吨位进行了限制。
  私下里,莱恩毫不吝啬地几个大红包就砸了过去,又和集团秘密签订了保护协议,莱恩的公司将受到集团的全力保护,并且必要时可以调动某些正巧在长江上巡弋的英国舰艇解决某些困难,当然也需要向几个高层提供不菲的年费。
  诸事已定。莱恩订购了三艘百吨级和一艘千吨级的货轮,总价二三十万两的单子,却被江南制造总局拒绝了,理由是订单太小。这么多年在中国,莱恩第一次在阶州以外看到敢和洋人说不的地方,真是有技术好牛呀。
  莱恩只好追加一艘千吨级货轮,才让他们勉强接受了订单。如果不是从国外拿货实在不方便,莱恩都要准备从美国购买了。
  于是,莱恩在预算里面追加了五万两,用于购买少数设备,准备在重庆江边自建一个修理船坞,省得下次连修船也被人家拒绝,以后再慢慢扩大就是了。
  将一纸电报发给陈安,上面是五十万两的价款请示和要求科瓦尔抽调人手到新建航运公司的要求,莱恩惬意地躺在床上抽着香烟,等待老板的批复。
  阶州陈家庄,陈安自己正忙得不可开交,看到莱恩的电报,顺手签了一条意见,“预算准,人员由科瓦尔调配”,就通知科瓦尔接手过去了。
  现在的北方工业公司是财大气粗,只要不是一次性几百万两的投资,已经不会对财务造成巨大的威胁了。陈安手上接到的北洋新军的新单子,就足以让公司继续忙乎一年了。
  完成了去年的巨量单子后,新任第三镇统制曹锟大人,代表北洋新军又下了一个长期订单,一千万发7.9毫米圆头弹和一万发75毫米炮弹。原本电能有缺口,生产完这批军火,至少需要八个多月。现在电能足够,仅需四个多月就足以,往往是原料供应不上延长了生产时间。
  但是这批军火的利润就远远不抵大炮的了,只有五十万两不到。陈安觉得还有大半时间空着生产能力很是不划算,干脆发电报给曹锟,问他能不能将订单加一倍的量。
  曹锟见了电报很是吃了一惊,去年还说产能有限只好减少订单,今年却要求增加了,看来对方的军火加工厂又扩张了。
  拿出一张亚洲地图,曹锟用尺子在上海和阶州为中心,分别比划了几下,又默默计算了一下,忽然微笑着,用手点了一下印度的伊莎波尔步枪厂,是了,就是这里,陈安是在为英国人贩运军火,难怪和英国人的关系这么好。
  请示了几位大佬后,曹锟很干脆地回电陈安,增加一倍订单数额。
  虽然利润增加到九十多万两,但是一下子就被莱恩扯去五十万两,陈安仍觉得有些失望,北洋军怎么不多买些大炮呀。枪支的利润,远不如大炮,看来越是大型货物,利润越高。
  仍在为完成陈安订单而努力的尼森伯姆,总算是送来了一些上半年的成果。二十支英国人刚定型的李-恩菲尔德smlemk.iii步枪和二挺维克斯1906型重机枪。陈安为此支付的运费,都要超过枪械的成本,但是陈安仍然为之惊喜不已,总算有了配套的同口径子弹重机枪了,而且明显是改进版的马克沁型号。
  英国的维克斯公司买下马克沁重机枪专利后,继续生产希拉姆?马克沁设计的重机枪并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但由于早期型马克沁机枪结构复杂,重量过大,英军并不满意,要求维克斯公司开发新型机枪。
  1906型维克斯7.7毫米重机枪就是最新改型。在新机枪上,维克斯公司巧妙地把原来枪机上的弯曲解锁结构倒转过来,节省了大量闲置空间,把沉重的钢制机匣降低了整整两英寸。同时,大量采用铝制和合金钢零件取代原来的黄铜件,比如将原来黄铜水筒,换用带有凹陷冲压加强筋的薄钢板水筒,抛壳方式作了重大改进变得简单而有效。
  经过一系列改进,维克斯机枪枪体的实际重量降至十四公斤多,比原来的马克沁减轻了将近一半。虽然三脚架还有二十多公斤,整个机枪的重量仍然相当可观,但是却基本适应步兵快速携带的需求了。
  唯一略显不足的是,尼森伯姆说1906型机枪英国军方并没有通过审核,还需要进一步调试和改进,估计至少要两年以后才能正式定型。
  还要两年,那不就是1908型维克斯机枪了?陈安嘀咕了几句,以后再想办法搞一批来吧。陈家庄的靶场上测试1906型维克斯机枪是非常优秀的,完全满足北方军的需要。笨重的沙俄版7.62毫米马克沁早期型总算是可以退役了。
  至于另外一款李氏步枪smlemk.iii型,陈安他们一拿到手,就知道是北方军已经列装步枪的正式定型版本。只是英国人的原版步枪,还是没有去除弹匣隔断器,自然不如北方军手上的步枪火力猛,很快就被放进军火库,堆在一角没人理会了。
  让科瓦尔抽调人手去给莱恩帮忙,又是一通麻烦。
  科瓦尔整天跑到陈安面前,嘀咕人手缺乏,根本无人可调。陈安烦不胜烦,到最后干脆躲着科瓦尔,谁叫他也没有人手可以调出来呀。
  林先生看到跑到私塾来避开科瓦尔的陈安,非常好笑,“人家是书到用时方觉少,你是人到用时方觉少呀。”
  陈安呵呵地轻笑几声,“没办法,谁叫林先生这里培养识字的人手,还要好几年才能用呢?”
  林先生眨了眨眼,“好像你手上的北方军,很多都是已经会粗识文字了呀。”
  陈安一怔,猛然闪出一个念头,是呀,因为要成为士官生必须识字,很多第一批北方军也都跟着努力学习,不少人已经粗通文墨了。
  实际上,大部分的士兵是不可能通过考核成为士官生的,但是学习识字却成为了北方军的一个传统了。
  陈安一拍大腿,“林先生说得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第一批北方军士兵满三年就要放出来,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军营也是一个最好的培养基地呀。”
  继续推广识字运动,然后将经过长期忠诚教育的士兵轮流退役,充实到北方工业公司,这才能彻底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至于技师类人才则还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培养的。
  第五十一章 办事处遭劫
  在朝廷的《新军制方案》,有个 “分军制略”规章,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真正施行。分军制略提出,军分三等,一是常备军,二是续备军,三是后备军。
  常备军三年,驻营,全饷。期满后退任续备军三年,每年集训一个月发全饷,其余月份从工从农,减饷一两发放。期满后退任后备军四年,按续备军月饷之半待遇,第二、第四年参加会操,会操期间全饷。后备军役满后,转为平民,饷银停发。十年兵役始终勤奋从役的,可以任为初级官弁。
  在书房架上找出这一材料,陈安如获至宝,仔细研读良久。看完后,陈安点头不已,暗自赞叹,朝廷之中大有人才,只是这些明知拙见都被束之高阁了。
  也没有什么可以修改的地方,除了将出任初级官弁改为享受公司相应层级人员待遇外,直接照搬照抄,陈安拿出纸笔将“分军制略”抄录下来。
  电报征求几位在外坐镇的管带,都获得力挺。科瓦尔更是举双手赞同,北方工业公司最缺的就是粗通文墨的员工了,那些不识字的雇工是非常难培训成技术工的。
  只是陈安拿给陈老爷子看时,陈老爷子思忖一二后,提出建议,“照此办理是有必要的,但是没必要全部转入公司,毕竟军队也需要一定骨干留下来的。”
  陈安愣了一会,就是了,顾了这头忘记那头了,姜还是老的辣呀。
  很快,北方军的分军制略又被补充了三条,普通士兵允许自愿留军三年,士官生至少服役常备军六年才可转任,军官至少服役常备军十年方可转任。
  分军制略正式开始实施。自然而然,北方军内部的识字活动,开始正式化,所有士兵都被要求开展识字学习,以确保退役后能够转入公司技术岗位。
  按照陈安的计算,每年平均退役二个营六百人,第一批入伍士兵将在明年春天正式退役转为续备军。那么今年下半年准备招募的兵员,自然要从原来的七百人增加到一千三百人。到了明年春天,第三批招募兵员刚好完成六个月的新兵训练,完成新旧轮换。北方军仍然可以保持六个营加一个补充营的军力。
  建立补充营的事情,事先得到了总督大人的默许,也算是对陈安在西固一战中损失惨重的一个补偿罢了。镇南军那边保持有两千多人的武装,就得让北方军和镇南军保持适当平衡,这也是为官之道。
  还没等陈安下达第三批招募兵员的命令,陕西那边又出事了。
  光绪三十三年春夏,陕西又是灾情不断,陕西巡抚也不知道是那根筋搭错了,忽然同意了开增新的捐税。结果下级官府和税吏趁机层层加码,等新增捐税落到老百姓头上时,已经翻了两番。原本就快活不下去的陕西百姓愤怒了,面对如狼似虎上门催逼的衙役税吏,加上渭北一带的刀客们煽动,多地都爆发了抗捐活动,牵涉十余州县。很快,抗捐活动向暴力化方向发展,骚乱四起,不少店铺也殃及池鱼惨遭劫掠。
  西安更是全城混乱不堪,多处街道店铺被引燃火头,浓烟滚滚而上,差点形成百姓暴乱之势。
  接到情报司发来的西安情势消息,陈安马上电告汉中办事处,暂时关闭,人员撤离,以防恶意冲击。
  汉中接发电报,是由官府的电报局负责的。陈安的这份电报,被人为扣住了两天才递交给汉中办事处。
  而此时汉中办事处已经在一天前遭劫了。
  负责的经理在回办事处的路上被一伙不明身份的暴徒打成了重伤,随后不治身亡。马上,办事处就遭到冲击,大批百姓在几伙人的煽动下,以办事处大量收粮造成粮价暴涨必属恶商的由头,破门而入大肆劫掠。办事处事后被彻底焚毁,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抢走。
  幸好任副经理的王平临危不惧,一见情形有些不对,立即下令放弃所有东西,只带上账簿连夜从后门逃出,直接撤到公司所属的农庄。
  结果发现后面还有鬼鬼祟祟的人在跟随,王平第一时间召集附近的所有佃农云集农庄,手持锄头戒备,才总算镇住了对方。
  得到汉中办事处回报的陈安暴跳如雷,急电总督大人,扬言汉中知府不给个交待,缉捕暴徒,就直接派北方军进驻汉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